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4月1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数字化农田 对你的产品问责到底

□ 郭兆熊

    近年来,在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以及农民种地意愿下降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资销售的困难越来越大。生产企业的销售量下滑,必然会在价格上大做文章。肥料行业的各种“创新”层出不穷,而真正留下来的还是那些手握资源,市场占有率更大的企业。

    农业部门多年来致力于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耕作障碍土壤改良、有机质提升等等。国家对耕地质量越来越关注,随着土壤污染防治法的实施。国家对农业投入品开始进入监管层面,对农业的投入也将会越来越大,所以未来农业将会出现很大变化。

    未来,随着新兴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我国农业也将摆脱那种陈旧落后的生产方式。有人提出,新时期的高标准农田建设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未来在一些条件具备的区域,将会推行优质数字化农田建设。优质数字化农田涉及到农田大环境、微环境、土壤微环境的全程监控,可以对农田的生产情况、农业投入品全时监控等。到那时,农资行业提供的产品可能就不是只营销一下这么简单了。

    土壤安全关乎人民吃的放心、安心的问题,就算目前土壤没有被污染,可如果那些本不该进入土壤的物质进入到土壤,从而导致土壤污染,那么农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障。未来,这些数字化农田建成后,不仅仅是搜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信息,还会搜集农业投入品信息。如果发现某些农业投入品使用了具有潜在污染的原料,或者所谓的“新产品”没有进行过安全评价,又或者使用了某投入品时出现了污染累积,进而导致了农田污染,那恐怕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现在反腐败,官员退休了也会查在岗时的违法乱纪行为,那么未来这些记录着每一个环节信息的数字化农田系统会不会把那些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业投入品的企业揪出来呢?会不会把那些乱指导,以销售产品为目的的服务,导致土壤理性生物性质恶化的企业揪出来呢?

    虽然土壤污染防治法规定农业投入品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包装废弃物或者农用薄膜,或者未按照规定及时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交由专门的机构或者组织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并进行相应的处罚。如果企业都做到了,岂不是就没有任何证据可以留下了?所以,未来农业生产数据的全程采集一定会让那些违法行为留下痕迹,就算哪天企业因为某些原因倒闭了,应该担负的法律责任仍然要负责到底,无处可逃。数字化农田建设是好事,是正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的福音,也是那些科学、客观服务企业的福音。千万不要以为农业好应付,农民好应付,以后这些以现代技术手段服务的农业,让每一位违法者负责到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