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氮肥行业实现了近十年的最好效益,但好效益的背后依然充满着诸多挑战。供给侧改革、化肥零增长、生态环保加压等都对行业和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自2018年延续至今的需求低迷、旺季不旺的态势更是对氮肥企业形成了严峻的压力。随着春季市场的临近,需求会不会提升、行情会不会波动、后市将如何发展,这些问题成为行业各方关注的热点。那么,2019年的春季市场形势究竟如何?日前召开的2019年春季氮肥市场形势分析会分别就各区域进行了分析和预判。
东北:尿素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
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辽宁和吉林,东北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三大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和三江平原,属于温带气候,主要种植模式为一年一季、春种秋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东北主要以黑土、黑钙土为主,适合种植玉米、水稻、大豆、杂粮以及其他经济作物。
黑龙江是东北面积最大的省份,耕地面积2.1亿亩。化肥市场总需肥量约为450万吨,其中包括氮肥180万吨、磷肥100万吨、钾肥30万吨、复合肥135万吨。吉林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8295万亩,化肥市场总需肥量约为370万吨,其中包括氮肥160万吨、磷肥70万吨、钾肥20万吨、复合肥120万吨。辽宁全省耕地面积共计5680万亩,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210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217万亩,化肥市场总需肥量约为230万吨,其中包括氮肥110万吨、磷肥40万吨、钾肥15万吨、复合肥65万吨。
市场方面,从东北市场尿素供需情况来看,预计今年东北市场尿素总需求量460万吨,其中大颗粒225万吨、中小颗粒235万吨,近几年大颗粒需求不断上涨,中小颗粒数量有所缩减。黑龙江倍丰农资集团氮肥分公司副经理刘勃分析了影响东北市场尿素价格的因素,开工率方面,受天然气供应缓解的影响,国内尿素企业开工率从年前的50%上升至64%,较去年同期增长5%。原材料方面,随着供给侧改革的实施,煤炭、天然气供求关系逐渐发生变化,使得原材料成本始终在高位震荡运行,对尿素的成本形成了支撑。工业需求,春节过后的工业市场需求略有上升,但整体开工率仍不高,对价格拉动影响还不明显,预计到3月中旬会有所好转。农业需求,随着春小麦追肥的开始和全国的春季用肥的启动,将对3月下旬之后的行情起到支撑作用。
总体来说,目前东北市场同期到货量较往年略低,但由于受到种植结构调整、粮食销售滞后、渠道资金压力等因素影响,今年春季用肥时间依然会出现推后的情况,随着货源的不断补充,东北区域内基本可以实现供需平衡。受国际市场价格低迷、国内开工率回升、工业需求释放缓慢、大面积农需尚未启动等因素影响,东北市场价格也从去年下半年的高点持续震荡下探,如果农业需求在3月下旬陆续释放,那么此阶段价格会趋于稳定,甚至在清明节之后,市场大面积启动后,局部地区不排除会出现价格拉涨的情况。
华东:春季市场尿素价格将有所反弹
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六省和上海市,总耕地面积约为34547万亩,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0%。主要种植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果树、蔬菜、棉花等。据山东联盟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销售管理部部长李凯介绍,2018年华东地区正常运行的尿素生产企业有19家,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和安徽三个省,总产能为1583万吨。2018年华东地区尿素总产量为1169万吨,平均开工率7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2018年华东地区尿素总需求量约为1550万吨,其中农业需求约780万吨,工业需求约770万吨,工业需求继续呈现增长趋势,农业需求略有降低。
李凯详细阐述了2019年华东地区尿素市场走势。他分析说,利好因素有:首先,受季节需求影响,当前春耕备肥陆续进入高峰期,再加上氮肥经销商冬储积极性不高,目前尿素的社会库存量是近几年来最低,市场启动后局部区域缺货已成事实,价格上涨的可能性较大;其次,尿素市场产能大,但有效产能并不高,据氮肥协会统计,2018年的尿素总产能在7600万吨左右,其中1040万吨左右产能处于长期停产状态,有效产能不足6600万吨,按全年65%的开工率计算,全年产量仅5000万吨左右;最后,2019年工业需求将持续增长,有分析认为,2019年我国工业尿素需求将增长100万吨左右,能基本平衡农业市场的减少量。利空因素有:第一,成本支撑有限,随着气温的回升各地供暖季的结束,煤炭整体需求呈减少趋势,预计价格会稳中回落;第二,原料价格低支撑相对有限,在国际原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下游化工品价格大幅反弹的可能性不大;第三,农业需求呈现减少趋势;第四,开工率有所提升,春节过后随着天然气供应的缓解,前期因气源紧张而停车的企业会陆续开车;第五,国际市场疲软,从目前国际国内走势看,主要尿素出口国的离岸价在250-270美元/吨,价格倒挂,短期内出口主要以小单为主,大批量出口的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进入3月份后,各地春耕市场逐渐启动,尿素存在刚性需求,加之下游复合肥、胶板企业的相继复产及脱硫脱硝、车用尿素等工业市场的稳定需求,尿素价格在3月份反弹的机率较大。另外,国际市场春季需求或在3月初逐渐明朗,不排除因需求或某些政治事件导致触底反弹的可能。
华北:尿素价格将保持稳健行情
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共五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农业大区,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华北地区也是尿素产能的集中区域,2018年华北地区尿素产能为1638万吨,约占全国总产能的30%左右,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供应方面,华北地区尿素生产企业以煤制尿素为主,天然气企业以中海油天野、鄂尔多斯、联合化工等为代表。受到国家环保政策、天然气保民用等要求的限制,限产企业较多,影响华北地区尿素产能的25%,同时响应国家去产能化要求,一部分落后产能面临彻底关停。近期由于农业用肥季的推后和经销商担心市场风险,市场成交低迷。
需求方面,2018年华北地区尿素使用量在400万吨左右。其中,山西市场农业使用量10万吨,工业使用量20万吨,工业主要用于电厂脱硫脱硝和少量复合肥原料;内蒙古市场农业使用量80万吨,工业使用量20万吨,工业主要用于电厂脱硫脱硝和部分复合肥原料;京津冀市场农业使用量120万吨,工业使用量150万吨,工业主要用于胶合板、氰尿酸生产和复合肥原料。近年来,受复合肥和新型氮肥替代部分尿素使用量、环保趋严开工率下降、部分工业生产直接使用合成氨等因素的影响,华北地区尿素的工农业使用量在逐年减少,产能需向其他区域市场释放。
据山西阳煤化工集团国际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化肥部部长王大平分析,近年来我国尿素产能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市场价格在2015-2016年逐渐降至最低点后又逐年上涨,在2018年达到最高点。综合来看,2019年尿素产能调节将基本达到平衡,供需关系处于紧平衡状态,开工率预期较2018年将略有提高,尿素价格走势会随着国际市场的带动及国内用肥季节的市场有所提升,形成稳健行情。
西北:供大于求仍是主要态势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四省区,人均土地面积约为全国平均的4倍,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一倍。同时,西北地区能源资源丰富,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富集,因此成为尿素等化工产品的重要生产区域。据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化工销售公司化肥处处长孙新春介绍,2018年,新疆市场尿素产能737万吨,产量450万吨;甘肃市场产能70万吨,产量37万吨;青海市场产能106万吨,产量46万吨;宁夏市场产能193万吨,产量72万吨。西北地区2018年整体产能为1106万吨,产量为605万吨,全年平均开工率为54.7%。
需求方面,2018年,新疆市场需求300万吨,甘肃市场需求83万吨,青海市场需求8万吨,宁夏市场需求24万吨,整体需求415万吨。与产量相比,西北地区呈现供大于求态势,全年过剩产量为190万吨,属于生产过剩的调出型市场。价格方面,2018年,新疆市场均价在1600元/吨左右,甘肃、青海、宁夏市场均价在1700-1900元/吨之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北化工销售公司化肥处处长 孙新春表示,西北区域内尿素生产企业面临三方面问题。一是区域资源过剩,西北地区是国内尿素生产集中地之一,新疆产能过剩尤为严重,造成当地市场尿素市场竞争激烈。二是铁路运输不均衡,西北地区资源外调量远大于进入量,造成西北地区铁路运力不足,短期内此问题仍然会制约西北区域尿素资源的发运。三是农业需求下降,随着滴灌节水节肥技术大面积的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生态水环境不断修复,西北地区种植面积和化肥使用量不断减少,导致需求下降。
整体而言,2019年西北地区尿素市场仍将面临供大于求的情况,较内地会形成价格洼地。进入3月份后,春耕需求将有所提升,经销商预期将进行补货,开工率同期也将回升,市场价格预期整体保持稳定,或有小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