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9年3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谢德体:要把秸秆作为农业的肥料源


    两会人物——谢德体 

    今年,是谢德体连续第十次参加全国两会。十年间,他分别作为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次出席了会议,平均每年为两会提供的建议有十条之多。今年,谢德体代表又带着他的11条建议来到了北京,其中半数均与“三农”工作相关。他表示,我们被人民选举出来,就要为人民反映心声,为国家建言献策,作为一名代表,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才能把一件事做得完美。

    正是有这样一大批有责任有情怀有担当的代表为“三农”发声,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才能越来越好,为谢德体这样的高产代表点赞!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超过6亿吨,按粒秆比1∶1.2计算,再加上其他作物秸秆,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超过10亿吨,其中可收集利用秸秆量达到9亿吨。”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谢德体表示,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和微量元素,作物秸秆提供的养分占中国有机肥总养分的13%-19%,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建议要把秸秆作为农业的肥料源。

    据介绍,我国对秸秆的利用虽然历史悠久,但是农村中有大量富余秸秆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为此完善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制,加强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促进秸秆利用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形成成熟、完善、先进的配套技术很有必要。从现有的秸秆产量计算,9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600多万吨尿素、1000多万吨过磷酸钙、1000多万吨硫酸钾。秸秆还田已经成为中国沃土工程的重要内容,秸秆覆盖已成为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技术措施,一般都能增产10%以上。长期还田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土壤碳),每公斤土壤提高1克碳,北方每公顷玉米、小麦可提高0.6-1吨产量,南方每公顷玉米、水稻可提高0.3-0.6吨。同时,秸秆覆盖地面,干旱期减少了土壤水的地面蒸发量,保持了耕层蓄水量;雨季缓冲了大雨对土壤的侵蚀,减少了地面径流,增加了耕层蓄水量。覆盖秸秆隔离了阳光对土壤的直射,对土体与地表温热的交换起了调剂作用;农田覆盖秸秆有很好的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此外,秸秆还能作为生物质能源。秸秆是生物质,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我国每年农作物秸杆资源量占生物质能资源量的近一半。农作物秸秆能源转化的主要方式是秸秆气化。除秸秆气化以外,秸秆还可以用来加工压块燃料,制取煤气、沼气,转化为生物油。如果用5亿吨生物质代替煤炭,可减排700万-800万吨二氧化硫,减排氧化亚氮3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12亿吨 ,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巨大。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