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12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壤是有生命的


    湿地是地球之肾,森林是地球之肺,绿地是地球之肝,海洋是地球之胃,以上称呼,有的被公认,有的还有待考证。但地球上能够承载几十亿人口,能够孕育发达的文明,和地球上的土壤分不开,也许我们应该称土壤是地球之脾,脾主运化,地球上的土壤,才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土壤是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及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地球表面的疏松层。就是这个疏松层,给我们丰富的食物,承载我们居住空间。土壤是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土壤也有着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工业开发、生活或者农业生产的变化,土壤中接受了很多不该属于它的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土壤没什么影响,有些物质可能在土壤的物理属性、化学性质或者生物种群等方面,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所以,土壤的生命受到威胁。有的威胁到它提供给我们的生活、工作空间是否安全;有的威胁到它孕育的植物能不能保证营养的同时安全。

    现代化农业的进程,让土壤里增加了不属于它的物质,有化肥、农药、农膜,还有一些随着某些新产品进入的可能会永远留下的重金属。很多地区的土壤已经酸化,有的土壤颜色变了,有的由于酸化产生了一系列的病害,有些土壤甚至寸草不生。

    最初的土壤障碍,如不加注意,就会变成土壤污染,有的地方就会叫作土壤癌症。得了病就要治疗,有人说把污染的土壤挖走,换点好的,这不就是典型的把病变器官切除,移植一个吗?有的人说给他加点热,蒸出来就是了,这不就是发汗治疗吗?有的说再往土壤里加点药剂,或者稳定,或者氧化,这也只能是暂时没问题了,终究是在原本污染的土壤里又增加了物质,这些物质有没有污染,还要等科学进步了才知道。

    土壤是有生命的。生病了除了以上的治疗思路,相对应的也应该有一套更加和谐的治理思路。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用土壤中原本就有的物质来调理呢,提高它的自净能力和自我修复能力。污染土壤可以通过植物的生长,用生物小循环的方式,把深层污染物带到表层,可以通过自然矿物的调节,让污染物和生产和谐共处。这将是土壤治理的至高境界。让养育我们的宝贵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适中,生物多样性增加,回到那个可以自我修复、自我净化,散发出巨大生机的状态,我们的生活才会自然美化。土壤是有生命的,要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对待土壤才好。

□ 郭兆熊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