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11月3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破产寒流来袭,肥企如何“过冬”?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童 玲 炼 晨 北京报道

    7月18日,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被辽宁省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裁定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10月29日,山东省枣庄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受理兖矿鲁南化肥厂的破产清算申请。

    11月5日,六国化工披露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已无力持续经营,拟申请破产重整。

    ……

    今年以来,一系列大型化肥企业的破产重整案件受到行业的强烈关注。化肥行业“洗牌”期真的来了?肥企如何才能活得好?未来,行业将何去何从?《中国农资》记者就此现象展开了深入调查。    

从“地方骄傲”到“破产重组”,这些肥企到底遭遇了什么?

    在今年宣布破产重组的肥企中,大多是当地引以为傲的企业,实力强大,资历深厚。兖矿鲁南化肥厂前身是山东鲁南化肥厂,始建于1967年,至今已有50年的历史,主要生产合成氨、尿素、甲醇等产品。但就是这样一个年过半百的老牌企业却被披露亏损巨大。据了解,截至2018年9月30日,兖矿鲁南化肥厂累计亏损37亿元,资产负债率为290.05%,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31.9亿元。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始建于1933年,曾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基本化工原料、化学肥料生产基地,但也没能逃脱破产重组的厄运。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江西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1991年建成投产,其“施大壮”商标驰名国内。截至今年9月30日,江西六国资产总额为4.86亿元,负债总额为9.05亿元,净资产为-4.1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186%。

    从辉煌到没落,这些肥企到底遭遇了什么?我们或许可以从江西六国这一具体的案例窥探一番。《中国农资》记者连线了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相关人士进行了深入了解。据介绍,江西六国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在经营管理上有一定的欠缺,没有充分发挥职工的民主管理职能。第二,没能跟上磷复肥产业发展的步伐。该相关人士介绍,“2011年重组以后我们上了两个项目,一个是4万吨的硫酸钾装置,一个是工业级磷酸一铵装置,这些都是步行业后尘,我们投下去一个多亿以后,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这就和当年的预测有差距了”。第三,真正使公司大伤元气的还是黑天鹅事件,这个事件在等最终判决。据了解,所谓“黑天鹅”事件是指2015年江西六国在开展化肥保兑仓业务时,被吉林天马及其法定代表人等采取欺骗手段非法骗取和占有连本带息合计约6831万元。第四,最终使企业走向没落的是被列入2017年江西省诚信黑榜,导致资金链断裂。据了解,江西正在推广法媒银(指法院、媒体、银行)平台,只要企业列入了诚信黑榜,所有银行都会针对该企业缩贷。没有了银行的支持,江西六国最终走向了破产重组。

    归纳而言,江西六国内在的问题是管理、投资、诚信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失误,这是企业走向没落的根本所在。至于“使企业元气大商的黑天鹅事件”更多的是一个导火索,或可以称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从这一案例的分析来看,记者认为,当前行业的宏观矛盾固然导致了优胜劣汰,但是真正淘汰谁还是要看具体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一旦内部决策接连失误那就必然成为行业淘汰的对象。

优胜劣汰是大势所趋,企业如何不被市场边缘化?

    除了已经破产的企业外,业内还有一些面临严重经营困难的僵尸企业。山东富农达化肥有限公司原销售员王夫光告诉记者,从2011年开始,他就在富农达公司做销售员,刚开始还不错,公司年产三四万吨复合肥,销售也挺旺,他每月工资加提成,能拿到五六千元,在当地还算不错的收入。但是好景不长,两年后,公司就出现了拖欠工资的情况。到了2012年的下半年,企业资金出现困难,员工工资已不能如期发放,山东富农达欠王夫光的工资达8万元。据介绍,受害的客户和业务员不低于30人。由此可见,该公司的经营已经很难维持。另悉,瑞星集团也因担保问题导致企业资金链异常紧张。去年以来,瑞星集团及其子公司被多家法院列为失信人,经营岌岌可危。

    针对目前行业破产风潮及其趋势,《中国农资》记者在行业内进行了充分的调查。业内人士纷纷表示,优胜劣汰是行业大势所趋,但是行业的发展仍会继续,唯有敢于创新的企业才能获得足够的生存空间。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秘书长王立庆表示,很多僵尸企业的存在占有和耗费了大量资金、土地、社会等资源,不仅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挤压了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空间,还造成产能过剩,加剧产品价格回落,使行业不景气气氛蔓延。因此,他认为,与其阻碍行业发展不如尽快将其淘汰。

    中农舜天生态肥业总经理王根杰告诉记者,化肥厂接连破产是优胜劣汰和行业发展的必然结果,原因是大连大化、鲁南化肥厂、江西六国等企业产品都相对单一、经营理念老化。

    广西南宁兆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丁卫平告诉记者:“破产重组必然会推动整个行业转型升级,或者说是竞争格局的变化加剧。”

    但行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来自贵州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周宏则表示:“行业的这一现象让厂家和流通企业心里都没有底,顿时没有了方向。”也有业内部分人士认为,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扶持,促进行业稳定。

    虽然业内人士的观点不尽相同,但是优胜劣汰是市场规律,企业要考虑的则是在“洗牌”期努力求变以求生存。

靠输血不如自己造血,形成差异化竞争是关键

    面对当前的行业风暴,业内人士认为,生存才是当下企业的首要任务。山东金沂蒙生态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仲涛表示:“能活下来才能发展,现在企业应该考虑如何生存,而不是盲目上项目。”因为,目前的破产风暴已经给企业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

    刘仲涛表示,最关键的是肥企在获得资金方面会越来越困难。他说:“越是这种时候,金融系统越是谨慎。他们看到一个个大企业都倒掉了,那么这种危机意识就出来了,资金的供应就会缩减。”事实上,很多企业一旦丧失金融系统的“输血”,破产只在旦夕。

    为了更好地生存,中化集团总裁助理、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就中化集团的做法提供了相关建议。他说:“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升农化服务水平,这是化肥龙头企业绝地突围主打的‘两张牌’。作为国有企业的代表,中化集团公司根据自己的特点和供应链服务渠道优势,研发出化肥智能制造和农业综合服务体系。”也就是说,要想在未来的农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技术创新和农化服务是企业必须具备的两项能力。

    事实上,国内行业领军企业如金正大、新洋丰、祥云、鲁西、红四方等的做法也值得行业借鉴。比如金正大推出各种经济作物套餐肥亲土1号,在终端细分市场,强化服务;新洋丰参与现代农业变革,区域与产业链双延伸,产品结构升级,专用肥、新型肥高毛利产品不断增加;祥云也打出了“健康肥料,祥云智造”的“健康”牌。这些领军企业或是在产品研发上独领风骚,或是在全产业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抑或是在种植服务技术上进行创新,与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两面性。一部分企业倒下了,而另一部份企业却逆势扬帆,发展动力十足。因此,农资企业在为同行破产“兔死狐悲”的同时,不妨把眼光聚焦在那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企业身上。如此才会发现,行业的未来仍然可期。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