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8月2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曾衍德(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
加快盐碱地改良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要建立耕地质量保护多渠道投入机制。聚集资源,按照“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原则,通过完善土地出让金政策,争取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拿出一定比例,同时,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从而加大对盐碱地改良资金的投入。聚合力量,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企业力量,加快研究低成本、易于大面积推广的盐碱地改良治理和土壤污染综合治理修复技术,加快成果转换应用,推动耕地质量保护取得实效。

    加快盐碱地改良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任务,是各级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需要统筹谋划、科学推进,助力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在原则上,坚持生产和生态结合、工程和农艺结合、用地和养地结合的“三结合”原则。在路径上,主要是“灌水压盐、土壤调理、改革种植制度、培肥地力”四个方面。加快盐碱地改良,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力有序推进。一是加强规划引导。要根据盐碱地改良的需要,制定好规划,明确目标思路、重点任务、技术路径和保障措施,集中力量、集中资源、加快推进。二是加快集成创新。在总结试点经验基础上,集成组装一批适应不同区域、不同种植制度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模式。要边集成、边推广、边完善,不断打造升级版,提升改良的技术水平。三是加大政策扶持。要结合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快盐碱地改良,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环境优良的高标准农田。四是强化机制创新。要创新思路,加快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在组织方式上,搭建新产品、新成果的展示比拼大平台,科学筛选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方法。在推广模式上,探索将盐碱地改良与扶贫扶困工作相结合,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有效机制,初步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科教结合、农户受益的耕地质量保护提升新机制。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