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6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复肥厂家两头承压 基层推广亟待突围

□《中国农资》记者 崔海涛

    本期嘉宾:

    青岛力力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黄志明

    嘉宾观点:

    目前,复合肥厂家面对的市场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首先,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农民无法从农产品中获取较高的利润,这导致农民不愿意在农资上有更多的投入。其次,复合肥厂家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相互杀价的现象层出不穷。短期内影响复合肥下行的这两大因素很难改变,无论是复合肥厂家还是经销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进入6月下旬,我国北方的夏肥销售即将进入旺季。但是面对销售旺季的来临,复合肥厂家却直言压力增大,基层销售更加困难。特别是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环保政策的加压,企业限产、停产,另一方面,复合肥厂家成为承担市场风险最多的环节,不仅要承受原料涨价的风险,还要承受下游销售下行的风险,为此,复合肥厂家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基层推广上。不过,面对客观市场环境,复合肥厂家两头受压的境遇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改变。

复肥下行风险因素增加

    据青岛力力惠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志明介绍,目前复合肥厂家面对的市场风险因素越来越多。首先农产品价格处于低位,农民无法从农产品的售卖中获取较高的利润,这导致农民不愿意在农资上有更多的投入。他说:“现在农民基本习惯了施用复合肥,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上不来,所以他们对价格极为敏感,许多农民倾向购买低价位化肥。而且大田区的农民对化肥品牌的依赖度很低,这就让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有空可钻。”虽然一些经济类作物仍然倾向高端化肥,但是同样受到了市场限制。因为一些地方在种植经济作物方面是“一窝蜂”,大面积的种植也会导致供过于求,从而使这一类农产品价格走低。面对极不稳定的市场行情,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民更多地跟着行情走,行情好就多用肥,行情不好则少用肥,这使得经济作物对复合肥的需求并不稳定。

    其次,复合肥厂家的竞争愈演愈烈,导致相互杀价的现象层出不穷。黄志明说:“现在是买方市场,市场上根本不缺化肥,农民也习惯了随用随买。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购肥就看厂商基层推广的力度。为了投其所好,现在基层推广也是乱象丛生。”虽然厂商的各种促销手段对农民有着诱惑力,但是农民在享受这些优惠的时候同时也在为此埋单。

    他表示,短期内影响复合肥下行的这两大因素很难改变,无论是复合肥厂家还是经销商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原料价格仍然坚挺

    黄志明表示,目前原料价格仍然坚挺。受环保压力持续存在的影响,原料价格稳中有涨,尿素出厂价直逼2000元/吨,55%粉铵价格在2200元/吨左右徘徊。

    实际上,原料上行从去年开始已经如此。去年,受益于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进,我国经济总体上呈现出好中趋稳态势,化肥产品市场好于预期,全年上行是主旋律。特别是自去年9月份以来,全国农资商品价格呈现普遍上涨态势,且短期内涨幅较大。受此影响,大部分氮肥企业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我国氮肥行业延续了去年的大好局面,氮肥市场仍然向好。与此同时,我国氮肥行业去产能的步伐仍在继续,预计受此影响,氮肥今年2季度的业绩仍会上行,氮肥市场整体是稳中求进的。但是作为氮肥的下游,复肥市场却涨价乏力,利润摊薄。

    就磷肥而言,目前国内供应已不是重点,出口是目前的主要任务。目前国际二铵价格总体持稳,国内企业出口接单情况良好。在出口的支持下,国内磷肥价格仍将保持稳定。

    在原料价格以及市场需求旺季的支撑下,复合肥市场尽管面临着诸多下行因素的影响,但是大幅下滑的可能不大。综合各方因素,复肥市场在销售旺季以窄幅调整为主。

    总体来看,复合肥两头受压的局面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在。对此,黄志明表示,厂家只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做好基层服务是关键。这包括制定更加务实的基层销售计划,厂家与经销商共同协作,推动基层销售。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经销商出货的压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厂家经营费用的大幅提高,从而进一步增加企业成本。因此,复合肥企业的突围仍需要行业进一步探索。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