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6月15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肥料施用关乎农业可持续发展

□ Nachmansohn咨询公司创始人 Joachim Nachmansohn 《中国农资》记者 黄 敏 实习记者 李 鑫 译

    随着世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农业可持续发展对人类的生存需求愈加重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围绕其产量水平展开。我们要做的,是要以一种可持续的、一直沿用的方式生产出大量健康、富有营养的食物。

现代农业

面临两大挑战

    从农业本身来看,我们有充分乐观的理由。现代农业因具有无限潜力而成为当下最具创新力的领域之一,以节约资源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这种新模式不断地为人们所知并付诸实践。然而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也不断出现,这需要农业生产者改变传统农业生产观念、改进设施装备工具、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来抵御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为解决这些问题,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应用将成为关键因素。

    目前来看,现代农业所面临的挑战来自两方面:一是维护生态系统功能,极大限度地保护环境使其免遭破坏;二是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

    许多专家认为,必须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似乎成为西方社会的共识。但这其实是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首先,导致这种环境影响的发生并不完全取决于人们的理性认识;此外,减少环境受到的影响也并不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真正的目标是要减少人类苦难,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让人类舒适地生活在其中,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要持续发展

选用肥料很关键

    对于环境问题,不存在完美的解决方案,基于现实情况权衡利弊后的选择才是环境问题的解决之道。因此,评估解决环境问题的方案应具备现实性和可行性,运用比较分析法进行优劣分析,构建系统的衡平机制,从而形成一个具有现实价值且严谨的解决方案。其中,在对方案进行优劣比较时,除了以公平、全面、客观为原则,还应遵循两点:一是要判断该方案对环境承载力的正负影响,如果二者总和为正值,那么则可以被选择;二是该方案必须是经综合全部现有方案比较后产生。

    然而,由于现有方案的数量庞大、类型繁杂,遴选起来实属不易。因此遴选者需摒弃个人偏好,立足客观实际甄别优劣。比如,讨论农用化学品的应用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

    在此之前,首先被引出的问题是如何定义农业可持续这一概念。如今,受到环保主义思想的影响,人们谈及“可持续”一词,非传统有机农业之风甚嚣尘上。

    谈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绕不开对现代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对比与使用,下面以此为例进行分析: 

    现代肥料可以保障粮食安全,而有机肥料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一,若停止现代肥料的使用,全球也缺少足够的有机肥料,便难以保障急剧增长人口的粮食供应;其二,现代肥料比有机肥料更为环保,且营养流失相对较小;此外,现代肥料的精准性及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也是有机肥料无法比拟的。

    还一种观点认为,现代肥料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特性。这种观点的持有者大多是因为对现代肥料知之甚少,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有失偏颇。事实上,“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一个标签,还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简单来说,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通过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可持续的生产体系,进而保障人类粮食安全,这种生产体系的优势远大于劣势。因此,人们应认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真正要义,即保障人类粮食安全,福泽子孙后代,永葆人类繁荣发展。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