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26-27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中国农药行业制剂创新产业联盟承办的“第六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研讨会”在安徽合肥召开。
本次会议以“创新、绿色、精准、提效”为主题,旨在把握行业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制剂研究成果,促进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农药制剂生产技术的提升。分为“智能化、数字化生产线技术”“农药助剂推介”“农药环保助剂应用”和“农药制剂清洁化生产设备应用”等4场专题会议。
农药新政策对农药制剂研发提出了新要求,关注制剂登记资料的主要变化,新要求包括残留、环境、药效、毒理和产品化学资料。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质量审评处副处长吴进龙结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强调产品化学资料是农药产品的“身份证”,产品化学资料要求更加注重质量安全,借鉴国际管理要求,更贴近生产。制剂生产和助剂管理政策相符性,介绍相同产品认定基本原则。对于生产许可审查内容,必须重视人员状况、场地布局、厂房布局、不同剂型主要生产设备等方面。厂房设备设施、生产工艺、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制度、农药三批次试生产运行原始记录等需做细。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孙叔宝谈到制剂产业未来发展时表示,企业在今后的农药研发中要遵循三个结合:一是农药制剂生产研发要与国家政策导向相结合;二是在当前安全环保的压力下,企业在社会责任的履行,安全环保的合规达标上,一定要符合政府要求,使得农药行业能够有序发展;三是农药制剂的研发要与当前农药使用变革趋势相结合,农药的研发、加工、生产要与这些方式相结合,提高农药在变革中的利用率。
(欣 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