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5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壤调理好了,种植效益就上去了!


农户们围观亲土1号与土壤试验。
董超和他的大棚黄瓜。

    亲土1号中国土壤健康大课堂作为亲土种植“百千亿”重要落地行动,4月23日在山东兰陵开讲。来自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土壤健康专家现场“坐诊”,聚焦大部分种植户关心的大棚土壤板结、酸化严重问题以及霜霉病、灰霉病、黄点病、土传病害多发甚至出现死颗烂苗早衰等问题进行讲解,近300名种植户参会学习,并积极提问交流,把会场挤得满满当当。

兰陵黄瓜:

黄点病多发造成减产

    提及山东兰陵,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一踏进村子里那令人难忘的大蒜味。殊不知,在兰陵人的大棚里,黄瓜也是一种常见作物。在位于兴明乡的兴隆蔬菜市场里,每天早晨都能看到熙熙攘攘的农户载着刚从大棚里摘下的黄瓜过磅售卖。

    据了解,兰陵是蔬菜生产大县,号称是“中国蔬菜之乡”。当地蔬菜种植地域性分明,东部种植大蒜、土豆,西部种植黄瓜、辣椒。在兰陵县向城镇,种植黄瓜历史悠久,几乎每家都有大棚黄瓜,正是因为长期种植,这些老棚区土壤开始出现酸化、板结等现象,连年重茬也严重影响了黄瓜产量和品质。

    在课堂上,农户反映最多的是黄点病多发,造成黄瓜减产。针对这个问题,专家进行了解答:黄点病多发除了是因为大棚放风不及时导致棚内温度高、湿度大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土壤板结、酸化问题严重,影响作物根系生长,使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下降。

分享心得:

亲土1号帮了大忙

    活动现场,兰陵县向城镇董庄村种植户董超被问及有无种植问题时,董超一个劲摇头:“大家提的问题,去年我家大棚有,今年轻多啦!”

    乡亲们带着疑问走进董超家的黄瓜大棚,一看黄瓜长势便知道董超为什么在现场如此轻松了!

    “这个黄瓜长势很旺!”

    “叶片浓绿、茎蔓粗壮,完全没有黄点病的症状。”

    “黄瓜条儿也直,很少发现弯瓜、大头瓜。”

    “大棚的土壤也好,我家地里都很难发现青苔。”

    “你看这根系粗壮,长得多好!”……

    一进大棚,种植户纷纷对董超家的大棚黄瓜竖起了大拇指,连连赞叹。

    在观摩会现场,来自兰陵县农业局的农技师杨淑广传授了辨别好坏黄瓜的方法。他说:“如果你闻着枝头没有黄瓜味,那这就预示着黄瓜苗要得病了,一定要注意防范。”董超家大棚里的黄瓜无论是根系、叶片、茎蔓还是“黄瓜味儿”都符合杨淑广口中好黄瓜的标准,随手摘下一根黄瓜,掰开之后还能粘住掉不下来。这让现场的农户大开眼界,这也是董超成为蔬菜收购商“重要客户”的原因。

    以往到这个时候,大棚黄瓜差不多到生长末期了,邻居家的大棚即将拉架,董超家的黄瓜瓜秧还是绿油油的一片。在老乡的催促下,董超分享了种植黄瓜的心得。他说:“亲土1号帮了大忙,就近两次冲施了亲土1号的液体肥,冲施以前都是三天摘一回黄瓜,现在两天不摘,黄瓜就挂满了,每次都能摘三千斤左右,一个月多产一万余斤,同样一亩地的大棚,每个月都能比别人家多卖七八千块钱。”

农户感悟:

调节土壤要从根上解决

    “这主要是因为浇灌了亲土1号水溶肥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提高,利于瓜苗根系生长,从而使黄瓜吸收养分能力增强,这样黄瓜植株更加健壮,同时抵抗病害能力增强,结出的果实略带甜味儿,口感好。”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农技师代明说道。“亲土1号最主要是从大棚土壤改良开始,从底肥的微生物菌剂和酸性土壤专用调理剂,到苗期的液体土壤调理剂、促光合叶面肥和防病毒病叶面肥,再到结果期的防裂果叶面肥等。”听了系统的亲土1号土壤改良方案,农户赞叹不止。

    通过实地观摩,农户总结出一个道理:土壤调理好了,种植效益就上去了。调节好土壤,从根本上解决了黄瓜土传病害、早衰的问题,这样种出的黄瓜,皮儿亮口感好,在市场上优先被收购,想不多赚钱都难!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