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理由
临危受命,成功镇守供销农资主渠道地位。
通过打造“六个统一”连锁经营模式,为农民提供贴心服务。
拓宽经营思路,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在江苏省泰兴市,提到惠农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当地农民都会由衷地竖起大拇指。从“人在家中坐,农资送上门”的“六个统一”到“田亩至餐桌”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在过去的十几年中,蒋文贵带领惠农农资真心实意为农民“打工”,将服务“三农”的理念落地在旷野田间和农民心头。截至2017年底,惠农农资在当地的化肥和农药市场占比分别达到70%和40%,年效益增长率达到15%。凭借过硬的产品和扎实的服务,惠农农资不仅赢得了市场,也赢得了农民的信任与尊重。
临危受命 不忘初心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内肥料市场的逐步开放,许多供销系统内的农资公司由于体制僵化、经营不善而深陷债务危机,惠农农资公司便是其中的一家。2003年,蒋文贵在风雨飘摇中临危受命,担任惠农农资公司总经理。到任后,他一边积极筹集资金进行企业改制,一边根据农业生产和农民需求重构农资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
经过几年努力,惠农农资不仅逐步扭转了走向破产的命运,还通过稳扎稳打的策略收复了“失地”,成功镇守住供销农资在当地的主渠道地位。谈到惠农公司的发展,蒋文贵感慨说:“惠农的壮大离不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离不开农民兄弟的信赖。可以说,惠农的每一次进步,都是因为发现并解决了农民遇到的新问题。今后,服务‘三农’仍是惠农的立业之本,同时也是永远不变的初心。”
连锁经营 贴心服务
农业从业人口的老龄化,是广大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的突出问题。动辄上百斤的化肥,对于年迈的农民来说,搬运起来非常吃力。与此同时,农民还要承受农资价格的频繁波动和假冒伪劣产品带来的损失。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惠农农资不断创新服务载体,搭建服务平台,通过打造统一标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植保配方、统一服务标准的“六统一”连锁经营模式,在泰兴各乡镇、村设立经营网点163个,覆盖全市100%行政村,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销售服务网络,使农民足不出户便能享受物美价优的产品和服务。
据蒋文贵介绍,为了给农民提供更贴心的服务,惠农农资近期在加快连锁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先行对所属18个网点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施信息化改造,配备电脑和打印机、条码扫描枪、身份证阅读器相关配套设备,实现管理规范,实名制购买,电子记录溯源,确保销售的高毒农药100%来源可追溯、去向可跟踪,100%质量有保证。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化肥、农药“网订后取”的营销模式,推动农资经营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行一网多用,不断满足农民生产需求。
拓宽思路 助农增收
近年来,气候变化、环保趋严、土地流转等因素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新的挑战,也为农资企业拓宽服务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蒋文贵表示,公司不断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同时还组织农业植保专家送技术到农田,讲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指导农民干,并通过广播、报刊、电视、微信等形式向农民宣传农化科普知识,帮助农民提高种植效益。
为了适应新形势,从2015年起,惠农农资积极拓宽经营思路,为附近乡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部分散户,提供从种到销的订单式托管服务,并投资1200多万元初步建成了融合“一院两超三站”、服务“四大主体”、运营“五大中心”、发挥“六大功能”的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