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无核葡萄是美国加州采用皇帝和Pirovan075杂交育成的晚熟无核品种,欧亚种,是一个高产、品质极佳、栽培效益较好的优良无核鲜食品种。1987年引入我国栽培,目前主要在山东和河北栽培。近年来,许多果农却刨掉了红宝石葡萄,换上了其它品种的葡萄。究其原因,只因红宝石在北方露地栽培模式下灰霉病发生偏重,一般造成10%-30%的经济损失,严重园片导致颗粒无收,许多果农对灰霉病的防治束手无策。
灰霉病是为害多种蔬菜和葡萄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属于半知菌亚门。在葡萄上,花穗幼果期和果实临近成熟期是两个发病高峰。另外,灰霉病在贮藏期和运输期也常常发生。葡萄生产上,主要为害花穗和果穗,时而为害叶片和新梢。果实发病后,主要特点是在受害部位表面生出一层或一团鼠灰色的霉状物,果实无食用价值,振动果穗或受风一吹,呈灰色烟雾状。
发病重原因分析
一是品种特性。红宝石果实果皮较薄,肥水管理不当会裂果。果皮薄,抵抗力差,又易造成伤口,利于灰霉病发生。二是果穗过大,过紧。红宝石本身坐果率极高,果穗超大,又没有进行合理的肥水拉序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拉序,加之疏果工作不到位,果穗太紧,这就为灰霉病侵染创造有利条件。三是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枝条太密。胶东露地栽培的双篱或单篱架的葡萄园,经常有的行距不足1.6米,枝条排布过密,枝与枝间距不足15公分,叶片相互叠加和挡光,郁闭不通风。这样的园子,一旦有降雨或大雾大露天气,就会造成田间高湿,适宜灰霉病发生和流行。四是脱落的花冒残存在果穗上,是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原因。此外,管理粗放、有机肥和钙磷钾施用不足、水肥管理失调、机械伤及虫害较多的果园也易发病。
综合防治建议
1.加强栽培管理。搞好果园排水及摘心绑蔓工作,以降低果园湿度,减轻发病。生长季节,及时剪除病花穗、病果粒,减少田间发病中心及菌量。落叶后,彻底清除树上树下病僵果,集中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
2.科学进行土肥水管理。增施生物有机肥、钙肥、硅肥和磷钾肥,幼果期和成熟前一个月是吸收钙肥的两个高峰,幼果期可以地下补充速效的钙肥,如硝酸钙、硝酸氨钙等。成熟前一个月则不再适合补充这样的速效钙肥,因它含有大量的硝态氮,若遇雨或浇水,劲来的太猛会顶裂果实,建议补充不含氮的螯合钙,如糖醇钙。同时从坐果开始直至采收,每次用药就要配合喷施优质叶面钙肥。钙肥和硅肥,有效增加果实硬度和果皮的韧性,有利于减轻裂果。
秋基肥和萌芽肥,在施足复合肥基础上,补充适量中微量元素肥,此两个时期的施肥,建议至少施用一次长效钙,而不是速效钙。在复合肥施用上,幼果期大肥大水上一次,复合肥首选稳定性长效复合肥,它的氮肥稳定长效,缓慢释放。在上色上糖期追施的复合肥,不建议施用含大量硝态氮的肥料,以防裂果。
在水分管理上,且记不要忽干忽湿,长期干旱突然灌大水或遇大雨,必导致果实裂口。
3.合理规划及合理安排枝条。推荐优先采用单篱架,行距保证在1.8米以上,枝条间距在15公分左右。若采用双篱架,行距在2米以上,枝条间距在20公分左右。
4.合理控产,科学拉序和疏穗。红宝石亩产控制4000-5000斤,亩预留2500-3000穗较为合适,保证每穗在1.5-2斤左右,每穗150-200粒。要使穗型松散,要进行拉序处理,可以植物生长调节剂拉序或肥水拉序。
5.花后及时去除花帽及残存花器干组织。用柔软的细毛刷或者气泵把未脱落的花帽及残存花器干组织清除掉,是防止灰霉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6.化学防治。开花前5-7天喷药一次,落花后再喷药1-2次,套袋果在套袋前对果穗均匀细致地喷药一次,不套袋果在采收前需喷药2次,间隔10天左右。
7.袋内发现灰霉病的处理方法。套袋后,若发现有灰霉病的情况,严重的整穗剪除,带出园外烧毁或深埋;不太严重的,剪除感染灰霉的病粒或病串组织,马上对整理后的果穗喷药,用保护加治疗性药剂,可以加上液钙,此次喷穗用药一定要选择水剂或悬浮剂,不能用粉剂,以防污染果面。等药液晾干后,用新纸袋将穗重新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