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 点:
2018年全国全部口径的化肥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600万吨。总之,春耕期间还是处于偏紧的状态,省一级企业库存相对比较充足,基层库存的下降幅度比较大,货源总体很紧张。2018年化肥价格预计将存在两个阶段:3月中旬之前,整个化肥市场价格保持坚挺状态;3月中旬到4月底,春耕后期,化肥价格会回落。
供应偏紧 价格波动大
去年以来,影响我国化肥市场的因素均出现新变化。受煤炭、天然气等原材料供应紧张和价格上涨,化肥落后产能退出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2017年化肥行业开工率持续处于低位,化肥产量同比减少。此外,2017年我国在“2+26”城市全面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大力推进“煤改气”工程,入冬以来,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日益突出,“气荒”导致西南省份气头化肥生产企业大范围停产。来自农资流通协会的监测显示,山东省复合肥开工率还不高,湖南和江西本地没有尿素生产企业,需从西南等地调入资源。同时,由于气头企业开工率较低,存在货源紧张情况。对此,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局长李殿平表示,环保高压态势的常态化,也将进一步促成行业产能的整合,并在一定时期影响企业开工率。此外,企业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江西等部分地区出现批发价和零售价倒挂现象,化肥产业利润率不断下降。“以尿素为例,100元收入中仅有几块钱的毛利润。”李殿平认为,行业普遍叫苦的低利润化将严重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淡储稳价格 进口增供应
据介绍,去年我国淡季商业储备化肥仅有450万吨,为应对当前和即将到来的春耕高峰,2018年追加了550万淡储计划,且分为两批进行落实。李殿平认为,有了这些储备,今年春耕保供整体可期,但是投放时机要灵活、科学选择,以发挥淡季储备最大的保供稳价功能。
在局部地区,集中用肥、运力紧张可能导致该地区出现价格阶段性上涨的情况,但由于淡储的保障,应能及时平抑价格。此外,适当开辟化肥进口渠道,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解决国内阶段性问题。据介绍,为了保障国内即将启动的春耕用肥需求,在国内尿素市场货紧价扬的形势下,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月14日从巴林进口了4万吨大颗粒尿素。这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时隔15年再次重返国际尿素市场,第一次整船进口尿素到国内。李殿平表示,这是探索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交互调剂,来改变国内阶段性供应不足、保障国内化肥平稳供应的有益尝试。
后市整体应较为平稳
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预测,进入春耕用肥旺季,随着开工率不断提升、货源不断增多,经销商甩货心态加强,化肥价格可能有所回落,但后市表现应较为平稳,跌幅不会超过去年。因此化肥行情将维持在高位运行。李殿平预计,2018年化肥价格预计将存在两个阶段:3月中旬之前,整个化肥市场价格保持坚挺状态。3月中旬到4月底,春耕后期,化肥价格会回落。去年春耕也是这个情况。
针对我国化肥市场较长一段时间面临的问题,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将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在化肥行业方面,化肥大宗产品如尿素、二铵等消费已接近极限。李殿平表示,化肥产品结构应顺应环保、绿色等产业发展趋势要求,在大力提高传统大宗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同时,着力发展差异化、个性化、专用化产品,适应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变化。在农业生产方面,将化肥“零增长”行动落到实处,加大对有机肥科研的投入力度,提升有机肥质量,尤其是加快制定有机肥标准、提高有机肥准入门槛,完善有机肥扶持政策。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