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8年3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二铵涨价仍有空间 下游备货缺乏信心

□《中国农资》记者 宋心怡

    惊蛰已过,农事开忙。虽然此时仍春寒料峭,但一年一度的春耕时节已到,春季市场开始缓慢启动。现阶段,磷酸一铵市场需求疲软,企业暂不报价,二铵市场整体盘稳运行,企业发货以前期订单为主,市场交易清淡。据了解,现阶段黑龙江64%二铵主流出库价格在3050-3100元/吨,新疆地区到站报价3050-3100元/吨,实际商谈为主。

肥价持续坚挺 操作利润压缩

    往年的“淡涨旺降”现象似乎在今年并没有集中出现,从淡储再到即将迎来的春耕季,肥料价格一直处在震荡上行的趋势下,但经销商除去对于行情不确定性会带来风险的顾虑外,现在更担忧的是农民的需求和接受程度。最终端的消费者其实才是最值得关注的,肥料价格上涨,农民能否接受?种植结构变化大,农民需求到底如何?什么产品才是他们最想要的?二铵用肥地区差异化明显,东北地区需求较大且集中,以现阶段东北市场的供应计划来看,后期东北需求缺口仍较为可观,企业也在针对东北市场的后期补货需求做出一定的调整,短期来看,后期市场需求尚可,需求对价格的支撑依旧有利。但相比较之下,其他部分地区的需求较为疲软,经销商在持续坚挺的价格面前就会选择将目光放“短”一些,步子迈得“小”一些,保证基本需求跟上而不至于因为库存积压而造成大的亏损。

    运城市北城供销社经理吴宏表示,年后新价格出台以后,下游经销商对此仍旧较难消化。此前二铵价格一直处于高位,下游备货处在犹豫当中,库存较少,而目前当地春季市场逐渐启动,经销商会根据基层农户需求少量进货,基本采用随采随销的方式应对高价风险。虽然肥价一直上调,但经销商真正的利润受到了压缩。当地对于二铵的需求在逐年地缩减,种植习惯决定了当地二铵的施用量不大,前期少量的货源加上后期追加的部分货基本就可以满足当地的种植需求。

    当地主要种植果树,市场缓慢启动,但由于水果价格尚处于低迷期,近几年农副产品价格难涨、销售遇阻,部分农户积压库存加大,这就严重影响了种植积极性,而对于肥料的投入更是能省则省,春耕的需求就会大大压缩。在4月份,春玉米市场将启动,会进一步跟进一部分需求,到时可能才会加大一定的进货量。

需求成为杠杆 下游依旧谨慎

    持续高位的肥料价格难的不只是农户,还有经销商。高价货源转到农户手中并不能保有一定的利润空间,进货就会增加风险,部分经销商都保持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不急于进货的心态就会造成市场推进较为缓慢。吴宏说:“随行就市目前来看是最为保险的办法,根据需求进货自己掌握起来更好操作,不会因为价格和需求变动而造成大的亏损。农户的需求是杠杆,用肥积极性如果上升了,那么经销商备货量自然大了,备货信心自然也就足了。经销商目前的‘畏手畏脚’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临沂市隆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克勇告诉记者,节后肥料价格涨声不减,后期随着需求的大规模启动,厂家挺价意愿强烈,虽然开工处于低位,但仍要考虑成本所带来的影响,所以即使下游拿货较为缓慢,在成本助推下,二铵价格仍存在上调可能。代理商会根据厂家报价及时调整。成本上涨肥价上行,农户对此只能被动接受。年前若经销商能够抓住时机在低价时有一定的备货量,目前的价格来算利润还是相对可观的。部分厂家会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以促进下游拿货心态,但以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后期拿货,价格倒挂难以避免。

    刘克勇表示,目前市场上复合肥以及新型肥料的发展对于二铵市场的抢占还是较为明显的,虽然部分地区对于二铵仍有刚需存在,但是整体需求下滑的趋势还是较为明显的。经销商需要抓住机遇,及时进行转型,在差异化逐渐拉大的市场上想要站稳脚跟就要发展出自身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做出相应调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