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本质上是一个时间单位,与表盘上标注的数字,含义是一样的。在中国,年不仅代表时间,还带有极浓的家国情怀。
儿时的年就如除夕夜空绚烂的烟花,那么美丽,那么令人按捺不住,那么令人身心向往。
年还远着呢,我就不停地问母亲:过年还有多少天?当《寒假作业》发下来的时候,看到作业本上印着的挑着鞭炮的小男孩,长着红鼻子的雪人,心会“咚咚”跳个不停,我知道年近了。
村庄的某个角落突然响起一声鞭炮响,我心中蓄积的着急一下就会被点燃,胸膛里仿佛藏了一只淘气的小猫咪,挠得我直难受:年就要来了!年就要来了!有时,我也会像只警觉的兔子,支起耳朵听听邻庄是否也有鞭炮声隐隐传来。
当生产队部传来年猪的嚎叫声,当村庄的巷弄里飘动着油炸的香味,当父亲坐在火炉边,用捅条燎去猪头上的猪毛,我知道年又近了。
当一年中最后一个大集来临,当鞭炮市场上震耳欲聋、硝烟弥漫,当卖者高处喊、买者觑眼瞧时,年已到了家门口。
当门框上七彩的过门钱在风中翻舞,当母亲将箱子里准备好的新衣拿出放在床头边,当父亲忙着剁水饺馅的时候,我知道今天是除夕。等那么久,年终于来了!
我们一帮孩子口中回味着水饺的味道,口袋里装着草纸鞭炮,在整个村庄中大呼小叫,看天空升起的烟花,听别的孩子更欢快的叫喊,彻夜无眠。
儿时的年,是在期盼、美食、鞭炮、新衣中度过。每每新年刚过,又会立刻计算下一个春节的距离,真遥远呀!
现在的过年呢?感觉不到,努力感觉,依然并不强烈。我只知道要过年时,远在千里之外求学的儿子会像候鸟一样飞回到我们身边。因为春节,我们一家人可以长时间待在一起,我可以看他母子打打闹闹,我也很乐意在厨房中煎炒烹炸。忽然就很感谢这个节日,没有春节,一家人真的是难得聚在一起。
母亲常常说:过年好,孩子们都回来了,一大家人在一起,多好!
这就是现在的年给我的感觉,那些在夜空中炸响的礼花,那些为春节准备的各种美食,那些为节日买下的时尚新衣,其实都不重要,只是因为春节,我们三口之家可以长久团聚,我家与弟弟一家可以围绕在父母身边,那感觉,很温暖,也很快乐!
儿时的春节是我自己的,现在的春节,是父母的,是我们的,也是孩子们的,更是我们这个民族的。
正因为有了春节,才让无数游子不远万里奔向一个叫做“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