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时代


符纯华
张福锁
白由路
孙叔宝
曾宪成
廖宗文
商照聪
汪 洪
许秀成
李 俊
高祥照
杨 帆

    刚刚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也对农资行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农资行业将以怎样的新作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以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值此辞旧迎新之际,农资行业的专家、学者为农资把脉,提出了希望,也送来了美好祝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张福锁:

    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从希望吃饱向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的高层次需求转变。化肥产业到了由数量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刻。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呼唤绿色产业!肥料产业只有顺应时代潮流,勇于创新,以高质量绿色发展为目标,在全产业链中全面实现转型升级,才能使肥料产业旧貌变新颜,真正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新年新气象,新时代新作为。祝中国肥料产业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向世界强国迈进!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 符纯华: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三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未来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三农”工作的总纲。

    2018年,希望《中国农资》与中国农资流通协会携手,共同推动农资质量追溯等农资物联网及农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行业的应用与示范,提升农资企业为农业全产业链提供社会化综合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积极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挖掘农资经营服务模式创新及转型升级的行业典型,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积极的贡献。

    同时,希望农资企业强化创新意识,探索转型升级,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参与推进绿色发展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之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生态等服务领域出现新需求的新机遇,推动农资经营服务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农科院国家测土施肥中心实验室主任 

    白由路:

    承受着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双重压力,植物营养与肥料学科肩负重任走进了新时代。正确认识肥料、正确宣传肥料、正确创新肥料、正确使用肥料将是新时代对肥料行业的大考,希望我们植物营养与肥料同仁不忘初心、同心同德,撸起袖子加油干,在新的一年里给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中国腐植酸工业协会法人代表、名誉会长

    曾宪成:

    红又红

    ——祝愿农资界朋友们新年快乐!

    兴农又一程,义利大流通。

    新年赋新瑞,高歌自奋征。

    两个百年梦,为有先富农。

    伊尔乡村美,欢喜中国红。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会长 孙叔宝:

    2018年是步入新时代新周期的起始之年,也是行业管理政策全面执行之年、行业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供给侧结构深入调整,农药使用零增长政策持续贯彻实施,对于农药行业来说,要充分意识到企业发展面对的是农村、农民和农业,企业发展要和农民的生产挂钩,和农村以及农业的发展挂钩,这也将是十三五期间,行业发展的重点。只有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农业,相信在行业同仁们的共同努力付出下,新的一年将绘制出更加美好的新蓝图!  

    衷心祝愿全体同仁新年快乐,工作顺利,阖家欢乐,幸福吉祥!

    华南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  廖宗文:

    跨进激烈挑战的2018年,科技创新也带来肥业发展的新机遇。

    在营销模式和产品研发两方面尤为明显:一方面,传统营销一片低迷的情况下,以田头示范、基层培训为特征的新型营销模式,显示出强大的市场开拓力。“说给农民听、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打通了产品销售——田头服务显效的“最后一公里”。销售网络又是技术服务网络,一些企业还办起职业农民培训班,不仅助力市场的“攻城略地”,还在精准扶贫、振兴乡村中大显身手。

    另一方面,不仅传统产品如复合肥和中微量元素方面有新发展,还在功能肥方面如保水、防病、提质方面有新突破。不仅在经典矿质营养基础上创新,而且突破矿质框架,在有机营养理论探讨和有机碳肥系列新产品的研发上有了重大进步。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上海)副主任

    商照聪:

    美好生活从美好农业开始。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第一产业,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涵盖地域最广、涵盖人口最多的核心要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传承,农业当立首功。美好农业是园林农业,是生态农业,是科技农业,是可持续农业。美好农业需要美好模式,需要美好技术,更需要媒体和金融的翅膀。

    2018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进农业新时代起航!

    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常务副主任  汪 洪: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中央发布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肥料事业必将迎来新机遇、新发展!

    郑州大学教授 许秀成:

    《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设定到2020年我国要达到人均蔬菜140kg、水果60kg,但2016年我国大陆生产了79780万t蔬菜、人均587kg,生产了28351万t水果,人均208kg。2016年中国大棚膜覆盖面积6600万亩,地膜3.9亿亩,占世界地膜覆盖总量68%。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没必要生产这么多蔬菜、水果,要绿水青山,不要遍地白色塑料薄膜。

    我们吃的肉、禽、蛋是圈养下生产的,蔬菜大棚的蔬菜、瓜果也是在脱离自然环境下“圈养”的产品,这些动物、植物都是在忧郁状态下生长,是否会将它们的忧郁情绪传递给我们?

    我们提倡散养禽畜,也应提倡露地、应季蔬菜,这将大大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

    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质检中心副主任 李 俊:

    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物肥料产学研等部门通过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在提高化肥利用率、降低化肥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改良和修复土壤、维护土壤质量健康、提升土壤生产能力等方面实现产品的功能跨越,推动我国生物肥料产业升级,在更大范围内推广应用生物肥料,为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祝愿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中国生物肥料产业在你、我、他的共同浇灌和呵护下健康、稳定、快速发展。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 

    高祥照:

    2018年,是乡村振兴战略走向实施的重要一年,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的整体方向,而化肥的减量增效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目标在2017年已经提前实现,所以提质增效将会是未来肥料行业发展的重要目标。2018年,农资企业和农资行业将围绕肥料的提质增效,从形态、含量、助剂及功能方面发力,提质增效也将会是肥料行业新的增长点。而在随之而来的高技术含量、高效益、高成本的肥料发展新阶段,我相信肥料行业在新的起点上一定能够有更大的发展。

    同时,也希望作为中国农资行业媒体先锋的《中国农资》为肥料减量增效,农业绿色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质量建设处处长 杨 帆: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之路,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2018年,是农业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独立运行元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耕地质量建设保护工作明确了任务和目标,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努力提高耕地的内在质量,实现“藏粮于地”,夯实国家优质、绿色农产品生产基础。

    这是一件长期的、艰巨的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与关心,更需要农资行业内朋友们的支持与帮助。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保护、提升我们赖以生存的耕地质量献计献策,添砖加瓦。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