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有机碳——植物防病害的武器


    许多人有这样的体验:农田里的植株最先得病并且病得很严重的往往是那些弱株。从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健壮的植株对病源具备强大的防御能力,这种防御能力是由多种“武器”组成的防御体系。这个体系越强,防御能力就越强,得病的几率也就较小。反之,弱株的防御能力弱,自然就容易得病。

    这里所说的“武器”,首先是各种植物特有的“气场”,这些“气场”是物种进化过程形成的对自我的保护场,发挥对有害微生物乃至昆虫的驱离信息素。当然有的植物能直接分泌使敌害厌恶或死亡的分泌物,这是气场向物流转化,性质是一样的。气场的信息素是肉眼看不见的物质,这种物质由许多有机类(多是芳香族)气体物质构成。植株越健壮,碳养分就越丰富,其产生的信息素就越强烈,因此健壮植株不易得病。

    植物防病害的另外一类“武器”是“植物之盾”。表皮的蜡质层、绒毛层等等,对病害菌和害虫都能起到有效的隔阻,减少发病机会。生长健壮的植株,“盾”就厚实,隔阻能力就强。而形成这种“盾”的物质中,碳仍然是最重要的元素。

    植物防病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自我修复功能。大多数病原菌都是从植物的创伤进入植株体内的,特别是土传病害。病菌不能进入植物根毛吸收孔,但断根的伤口,却是病菌进入的突破口。许多作物移苗时发生断根,植入土传病菌活跃的地里,病菌就从断根伤口进入,随着植株的长大,其体内的病菌能由植株得到大量营养,就迅速繁殖。所以一些作物移苗后最初阶段长势还算正常,到其旺长期前,青枯病、炭疽病、黄萎病就暴发了。马铃薯晚疫病、黑痣病多是源于土壤不干净,马铃薯芽砧的切面裸露在这种土壤中,就极易被侵而发病。植物生命体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本能。当出现创伤时,会调动自身体内的生理活性物质修补创口。这些活性物质和物质输送,都需要在局部提供更富集的能量,这些能量的核心就是有机碳养分。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环境肥沃,根系发达、光合作用效率高,其营养积累就丰富,对创伤的修复能力就越强,所以其由于创伤(机械伤、药伤、冻伤等)而染病的几率就低。

    (李瑞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