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2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医农业” 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当前,社会变革不断使农业面临新机遇与挑战。针对资源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持续发展等压力,积极发展“中医农业”,融贯古今、中西合璧、探索发展,是建设中国及国际特色生态农业的理论创新和现实选择。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得到全球共同响应,可持续农业也得到了普遍关注和认同,生态农业作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实现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随着生态农业基本理念和时间空间、产业链条、技术创新等不同维度的不断融合交叉,生态农业将会形成更多的机制模式、理论方法。其中,中医农业技术体系和应用模式可以在“两药、两料”(农药、兽药、肥料和饲料)四个领域广泛应用,即利用中医原理和方法将动植物以及其他生物元素和天然矿物元素研制成促进动植物生长、防治动植物疫病的营养物质或药剂配方,可以有效实现有机生产、降低药物残留。目前在很多地方,化学药剂的使用给农业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破坏,给中医药农药在农业上的应用提供了难得的机会。

    中医原理和技术方法在农业应用目前在全国发展迅速,同时在国际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包括机理研究方面等)、实践经验和成果,各地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中医农业”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全国约380万家农业经营主体,有1/3左右在做“中医农业”相关工作,1/3左右在创造条件做“中医农业”相关工作,基本上相关企业都有意愿做“中医农业”工作。中医农业研究与推广工作也日见成效。

    要实现“中医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中医原理和方法农业应用国家试验区”示范和引领作用,必须正视目前“中医农业”行业标准、管理体系、监管认证、规模化、产业化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不足,积极引进和借鉴其他农业发展方式的成功经验和理念,将资源优势、关键技术、先进经验和理念整合,把“中医农业”发展作为农业供给侧生态转型的重要方式、提高中国农产品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使其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政策建议方面,首先是政府主导,统一认识,高度重视,制定“中医农业”行业标准,构建统一认证监管平台。同时,科技部门和农业部门协调管理,多学科协同攻关,并结合农业部化学肥药“双减”措施,在全国开展“中医农业”肥药替代化学肥药行动。此外,还应制定“中医农业”发展的支持政策,建立“中医农业”国家试验区,突出典型示范和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建立国际合作平台,尽快建立国际中医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联盟。这样才有利于推动“中医农业”更好、更稳、更快发展,促进“中医农业”理论与技术不断创新,探索一条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生产新途径。

(章力建 王道龙 刘若帆)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