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由黑龙江省植物保护学会主办,厦门市凤凰创意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的第三十二届黑龙江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在哈尔滨拉开帷幕。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本届展会展示面积近3万平方米,参展企业600余家,吸引了近6万人前来参会。
展会紧紧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打牢黑龙江发展基础、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以“现代绿色农业与植保社会化服务”为主题,推广“生态控制与有限干预”的植保新理念,运用新型植保机械与绿色环保药剂,逐步在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运作当中探索形成绿色植保的长效机制。
从求量到求质中转变
东北地区由于其天然的地理区位条件,对于农资产品的需求有别于我国其他地区。厂家在产品规格、营销策略方面都需要“入乡随俗”。对于许多外地农资企业来说,一个有效的资源整合平台是它们进入东北市场很好的捷径。
黑龙江植保双交会,历经31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北方最大的农化行业专业展览。从最初以东北地区企业为主,到现在汇聚国内外如先正达、中化、安道麦、威远、星宇、快达、云天化、红四方、大疆、农田管家等优秀品牌企业参会,黑龙江植保双交会深耕东北,行业认可度在逐渐提升。
凤凰会展公司负责人高贤波对记者表示:“黑龙江植保双交会近几年并没有盲目地扩充规模,而是重在提升展会质量,一方面为参展企业带来大量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也为参会的代表们带来全国优质的企业和产品。”
记者了解到,大会同期举行信息发布会暨第六届中国除草剂、新型药械论坛”,设置三大板块,第一板块对201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主要生物灾害发生实况及2018年趋势预测,2017年黑龙江省农药使用概况及2018年趋势预测等信息发布;第二板块进行了农作物害虫性信息素监测及防治技术、科学减量安全除草技术、从雾滴到作物、农业补贴政策及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解读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农作物病害无害化防治新方法——酸性氧化电解水、互联网+无人机精准施药管理等专家论坛报告;第三板块进行了种植业合作社负责人绿色植保技术培训及农药(械)企业服务对接会。
无人机农业领域应用加速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较于往年,本次黑龙江植保双交会在农用机械的展示方面加强了力度,吸引了来自全国及东北本土的一批优秀企业前来参展。
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提高农药施药水平,是一种更安全环保和有效的施药方法。现阶段,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前景有目共睹,我国多个省份已将植保无人机纳入补贴范畴,国家层面的相关补贴也在酝酿中,这些都为植保无人机未来的大规模机械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在技术不断创新的同时,商业模式创新所带来的市场需求也颇为巨大。北京农田管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运营的“农田管家”农业共享服务平台作为国内首家无人机共享平台,其将共享经济理念与农化服务的有机结合让人眼前一亮。农田管家市场公关负责人刘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农田管家创新的‘滴滴打药’模式,充分融入了共享经济思维,一端对接分散在全国各地的飞防作业队伍,一端对接有喷药需求的农户,通过资源的高效匹配和作业调度,一方面解决了农户在作业高峰期,无人机飞防队伍‘一票难求’的难题,另一方面解决了飞防队伍异地订单获取难、难于拉长作业时间线以及单独飞防队大订单无法承接的尴尬局面。”
目前,我国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对于互联网的接受程度普遍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刘茜介绍说:“一方面,我们有工作人员深入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指导农户操作软件,联系飞手;另一方面,我们与当地的零售商开展合作,借由他们对于所属村镇资源整合的能力,由他们来下单,这种方式也使得飞手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在被问及如何保证飞防手的服务质量时,刘茜介绍说:“农田管家对平台所有入驻飞手的操作水平进行考核和评级,并要求飞防队严格按照指定步骤进行作业,每台无人机都装有传感器,会对飞行轨迹、用药量进行实时监控,用户可在手机端进行实时查看,搜集的数据也会保存下来,为下一次相同地块的服务带来便捷。”
一个商业模式的兴起,离不开市场先行者的开拓,在经历市场检验的同时,它也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模式。“滴滴打车”培养了人们出行时手机叫车的习惯,“饿了么”使人们形成了办公室手机叫外卖的习惯,互联网企业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这些细分市场,最终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无人机带给农业的改变也正是如此。
记者手记
目前,伴随着国家对《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的修订以及新修订《农药管理条例》的出台,国家政策对行业的引导作用愈发明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各项政策的引导下有序进行着。行业从上游(生产制造业)至中游(流通批零业)到下游(种养殖业)均进入了洗牌重组阶段。企业想要在这个关键节点生存下来,除了要“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市场需求寻求创新,更需要时刻把握政策走向。现阶段,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种植为农资行业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挑战。农资营销由传统的贸易营销时代进入技术营销时代,以技术服务带动产品销售成为主流,农资企业通过对种植户提供技术服务以获取用户信赖、增强用户粘性,提升农资产品附加值;以无人机为代表的农机服务领域成为新的风口;测土配方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有序推进;农药肥料的环保高效也被放在评价产品质量的首位。未来,在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大环境下,农资行业与种植业的联系将更加紧密,荣辱与共,农资产业链也可以得到更好的延伸和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