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界定标准,标准将农产品分为三个档次: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每一档次都较前一档次的指标更为严格、要求更高。此标准为界定农产品质量的负面指标。
可是农产品质量正面指标该如何规定呢?所谓的正面指标即是客观存在的,例如外形、颜色、气味、口感、多种有益成分的含量、干物质含量等等。所以我们讲农产品质量,一定要兼顾其负面指标是否超标,正面质量特征是否达到必要的标准。例如茶叶,当然存在可检测的正面指标,例如茶多酚、糖分、氨基酸等,但也存在难以数字表达的如外观、香气、手感、口感等。口感又分若干种味觉器官不同方式的感知等等。
谈及农产品质量的正面指标,旨在说明农产品质量问题绝不单纯是化肥和农药的问题。要种出高质量农产品,更不是简单地控制化肥和农药用量就可以,尤其在具体每种产品的正面质量指标如何提升,体现优质农产品质量的各种素质如何形成,这是种植者必须了解和努力做到的方面。
有机碳养分是植物生长和物质积累过程中,各种必需元素(养分)的“组织者”。不论是大量元素还是中微量元素,都依一定比例被有机碳养分组织成有机化合态存在于农作物各器官中。有机生命体的基础物质就是有机碳养分。
另一方面,无机养分也在农作物物质积累过程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对农产品质量产生影响。如果哪种无机养分低于上述“一定比例”,就不但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农产品还会因某种有益元素的缺位而影响正面质量指标。反之,哪种无机养分大大超过上述“一定比例”,这种无机养分必然富余出一部分离子态存在于植物体液中,这也造成该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由此可见,对农产品质量起基础性作用的因素就是植物有机碳养分。它足够丰富,就不容易出现农作物体内存在无机离子“垃圾”。有机碳肥正是目前肥料领域最直接最安全最高效向植物提供有机碳养分的肥料。
有机碳肥除能直接使农产品高产优质,从而提高农产品品质外,还能在预防土传病害、防止缺碳病引发其他各种病害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因此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量。据几年来大量应用对比材料统计,常态化使用有机碳肥,化学农药可以减用60%以上,这对于农产品降低农药残留是很大的贡献。原来因农药残留达不到“绿色农产品”的大部分可以上升到“绿色”的档次,这对农户和消费者都有利。
(李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