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主办、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安徽省蔬菜配方施肥现场观摩暨新产品新技术发布会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举行。会议吸引了来自和县及周边市、县的蔬菜种植户近150人前来参会。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刘万程、安徽省和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毛祚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所长张其安、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销售公司总经理文继兵等领导、嘉宾出席了会议。
强强联手
配方施肥为“蔬菜之乡”添动力
据介绍,和县作为安徽省大棚蔬菜发源地,被称为“长江中下游最大的菜园子”,是我国著名的蔬菜之乡。同时,和县是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县、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也是国家级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
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肥料管理科科长胡芹远表示:“由于多年来的连续耕作,给土壤带来巨大压力,土壤改良刻不容缓。现阶段,国家大力提倡‘减肥增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是实现这一目标最有效的手段。”据悉,测土配方技术正是依据不同区域不同蔬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养分需求规律、土壤供应规律、品质形成规律,结合相应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研制适合本地区的蔬菜专用配方肥及配套的施肥技术。
就目前生产状况而言,农民知道选取好的品种,懂得针对病虫害进行施药,但对土壤肥料的认知与重视程度不足。肥料的效果不够直观,肥料是好是坏短时间无法判断,肥料对于产量增长的占比也难以言明,农民也就不知道如何选取。在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的辣椒高产优质高效实验示范片内的观摩点不仅施用司尔特专用配方肥,同时还有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民科学施肥,并结合区域高产栽培技术,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生产目的。孙义祥博士在现场的技术讲解中提到,观摩点基肥采用司尔特果蔬专用复合肥,追肥用司尔特辣椒专用水溶肥A、B套餐肥分别在结果初期和果盛期、膨果期使用。
一位来自和县的辣椒种植户乔德玉欣喜地向记者说:“用了司尔特配方肥,果实饱满,颜色亮丽,产量提高了10%以上,最关键的是有了全程的技术指导和肥料套餐,省时又省力,种地不再像以前那么辛苦,收入也提高了不少。”
技术领先
高效技术助力蔬菜减肥增效
在会上,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副研究员孙义祥就蔬菜高效施肥技术做了详尽全面的介绍。安徽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面积12%,居于全国第十(占全国4.5%),总产占全国3.5%;单产仅为全国平均的78%。设施蔬菜530万亩,露地蔬菜850万亩。“现阶段,蔬菜生产种植中还面临着诸多问题,譬如单产水平低、蔬菜产品品质不高、蔬菜土壤质量变差、施肥过量、养分供应不平衡(磷、钾比例高)、施肥方式落后(水肥一体化比例低)、中微量元素缺乏普遍等等。所以,测土配方施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刻不容缓。”孙义祥说。
由于蔬菜植物种类多(叶菜类、果菜类、瓜菜类等)、蔬菜收获物类型多(根、茎、叶、芽、花、果)、蔬菜营养需求的特殊性、蔬菜对土壤逆境的敏感性、蔬菜土壤养分的富集性和蔬菜施肥的差异性等因素,蔬菜测土配方施肥具有复杂性,但同时也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如何才能科学合理施肥?孙义祥说:“关键是要按需施肥。依据作物生长发育规律、作物养分吸收规律、土壤养分供应规律,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以适当时期、适当用量、适当配比、适当次数施肥为原则,保证作物各生育期水肥供应与养分需求相匹配。”
经过多年实验探索,结合司尔特优质的蔬菜配方肥,一种蔬菜高产优质高效的模式就此诞生。据介绍,该方法主要采用“高产栽培+配方肥(套餐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模式,其中,高产栽培技术用于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密度、株行距配置、壮苗、整枝、绿色防控);配方肥技术用于控制施肥总量与养分配比的问题(减量施肥、平衡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用于改良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的问题(供需匹配、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在水肥管理中所采用的司尔特果蔬专用复合肥和司尔特辣椒专用水溶肥,有效地保证了作物全生育期的养分调控,优化了施肥用量、基肥和追肥的比例、施肥用量和各时期氮磷钾的使用比例,加上肥料中所含的中微量元素,最终达到提质增效,提高肥效的目的。
在土壤改良方面,采用了设施蔬菜土传病害控防技术--石灰氮高温闷棚技术,有效地控制了土传病害,解决了重茬问题,调节了土壤酸碱度。再配合微生物有机肥的使用,有效提升了土壤肥力。
多年来,司尔特一直以“农民增产,农业增收”为己任,基地技术团队常年不间断地对土壤性状、种植结构及农民用肥习惯等进行基线调查,为不同的农田提供相应有效的施肥配方。2011-2017年间,中国农大-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研究基地已在安徽全省24个县区,12类作物上完成了实验示范。有效减少土壤面源污染,助力农民增产增收。
匠心独运
持续创新打造生态配方肥第一品牌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司尔特现已成为一家专业从事各类磷复肥、缓控释肥料、专用测土配方肥、生态肥料、有无机肥料及新型肥料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上市公司。现有四大化肥生产基地和两大原料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农科院、江西农科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长期保持着产学研合作关系。
据安徽省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魏素君介绍,为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等各项问题,司尔特与南京农业大学合作,深入开展全元生物有机肥的研发。目前,已纳入省政府发展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为基础的现代环保产业项目库。2015年8月,经省质监局批准,由安徽省多位专家、学者组建安徽省肥料及土壤调理剂标准委员会,司尔特董事长金国清担任标委会主任委员,副总经理李霞担任秘书长。企业和政府共建标准委员会是全国同行业独一无二的。
司尔特还与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首席专家赵春江院士为首的技术团队开展合作,根据各种农作物生长习性、所需营养元素功能、缺素症状等情况,历时5年,拍摄制作了30部农作物高产科学种田宣传片,建成了科学施肥互动体验中心,有效的服务“三农”,指导农民科学种田。
工艺方面,司尔特更是精益求精,一是采用高达到128.5米的主体设备熔融造粒塔,相比其他厂家108米塔体更高,造粒和冷却效果更好。二是核心熔融设备选用了最新型不锈钢改型结构,运用低温共熔技术,避免同类厂家产品中缩二脲含量高的缺点。三是采用尿基、硝基双塔结构,满足市场对尿氯基、尿硫基、硝氯基、硝硫基各种肥料品种要求。
多年来,司尔特公司致力于打造生态配方肥第一品牌,开创了“测、研、配、产、供、施”一条龙服务机制,产品畅销全国29个省市2000多个县市,备受全国亿万农民的喜爱与青睐。在配方肥基础上,公司集聚多项核心技术,众多肥料新品应运而生。拥有配方肥、高塔肥、全元生物有机肥、高端水溶肥、缓控释肥、硫基肥、硝基肥、土壤调理剂等多种新型生态肥料。
据悉,司尔特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预计到2020年实现90%以上。司尔特作为首批被农业部认定的全国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凭借其多年的市场经验和不断创新的技术,在未来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上一定会有更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