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氯化钾价格经历了前三季度的高位跌落和第四季度的触底回升。近几个月来,钾肥交易量价齐升,时至年末,寒冬已至,但钾肥市场的火热程度依然不减。为了分析今年钾肥市场的表现和其原因,《中国农资》记者对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胜男进行了专访。她认为,短时期内的供需矛盾和市场的心理预期是影响钾肥价格变化的主要因素。
《中国农资》记者:今年钾肥价格走势有怎样的特点?
陈胜男:2017年从1月到现在,国内钾肥价格呈现“U”型走势,不同阶段呈现不同特点。
2016年年末受国产钾发运不畅、市场启动、进口汇率以及汽运、铁运运费上涨等因素影响,价格持续上涨,并在2017年1-2月高位运行。
2月下旬,价格出现松动,盐湖买断货源大量发运,进口货源大量集中到货,粮价低迷导致终端需求减少,复合肥工厂下游销售不旺、开工率降低等因素导致3-5月氯化钾价格逐渐下滑。
6-9月,价格低位运行,产生年度低位。夏季是钾肥需求淡季,再加上环保因素,成交数量偏低,行情低迷。海运进口价格联合谈判于7月13日成交,价格较2016年上涨11美元/吨,仍维持全球价格洼地的地位。进口谈判成交的消息对于市场的影响不大,但8月开始的陆续到货使南方市场的价格进一步下滑,9月市场整体行情出现年度低位。
然而,9月最后一周至10月初,市场行情开始反转,交易出现明显增加。9-10月,大型复合肥工厂实现了一定数量的钾肥储备,但是中小型复合肥工厂备货较少,且钾盐化工行业今年行情较好,需求旺盛,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全力开工。进入11-12月,盐湖发运数量下降,海运到船仍未如预期密集,同时钾肥是三种基础肥料单养分价格最低的,并且与磷肥有明显差距,在切实的需求以及强烈的看涨预期下,价格进一步回升。
《中国农资》记者:近几个月,国内钾肥价格攀升,市场持续火热,支持钾肥价格上涨的因素有哪些?
陈胜男:9月底开始,国内低迷的钾肥市场突然启动,成交量放大,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从价格来看,市场认可当期价格并看好后期走向。钾肥价格自2月底松动后持续下滑,9月港口白钾已经低于1900元/吨,盐湖钾肥到站在1800元/吨左右,市场认为钾肥价格已经足够低,已经基本“跌到底了”。同时,氮肥和磷肥价格大幅上涨,钾肥单养分价格相对偏低。9月开始氮、磷肥价格大幅快速上涨,且有一定的成本和供需基本面支撑。氮、磷肥的上涨带动了市场信心,同时由于9月下旬尿素单养分在34元左右,一铵34元左右、二铵37元左右,而钾肥在30元左右,单养分价格偏低,吸引了市场的注意力,市场对钾肥后期更加看好,拿货积极性急剧增加。直到12月初,尿素单养分在37元左右,一铵、二铵在41元左右,而钾肥在34元左右。钾肥单养分价格相比其他产品尤其是磷肥,仍有不少差距,因此仍存在看涨预期。
需求方面,复合肥冬储备肥启动。秋季是复合肥工厂冬储备货的启动时机,今年由于氮磷肥的上涨,更加刺激了复合肥工厂的备货需求。部分工厂未抓到足额低价氮磷肥,则加大了钾肥的采购量,以保证低成本货源储备。不仅农业用钾需求旺盛,钾盐化工领域也未示弱,终端产品价格一路攀升,硫酸钾、硝酸钾近三个月价格分别上涨了10%、5%。并且钾盐化工企业并没有像复合肥企业的大量储备,往往随用随采,所以到目前仍然有持续的旺盛的需求。
供应方面,第四季度钾肥供应相对充足,但不及预期。港口到船超过去年同期,但较市场预期有一定差距。盐湖钾肥9-10月供应了大量货源,但从11月开始发运量逐步萎缩。所以目前市场货源相对充足,能够保证满足需求,但市场预期较强。
此外,国际市场向好也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国内的涨价氛围。据了解,目前国际钾肥市场需求坚挺,价格高企。巴西、东南亚等市场大颗粒钾到岸价格达到了285-290美元/吨,标准级产品也达到了255-260美元/吨,中国市场处于相对低位。这也是增强市场预期的重要因素。
《中国农资》记者:今年中化化肥的钾肥进口和销售情况怎样?在保障国内钾肥供应方面做了哪些战略布局?
陈胜男:当前国内钾肥产能扩张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时期,目前国内每年700万-900万吨的产量,相对于国内1500万-1700万吨的年需求量来说仍显不足,钾肥对外依存度仍达50%左右。中化通过长约等方式加强同供应商的战略联盟,确保钾肥进口的稳定性,与约旦、白俄罗斯、加拿大、俄罗斯等供应商签订了多次合作备忘录,保证了国外优质钾肥对中国市场的供应总量,保障未来几年国内钾肥供应的基本稳定。中化的进口货物到船覆盖了从南到北如防城港、湛江、宁波、连云港、青岛、烟台、营口等17个国内主要港口以及遍布国内绝大部分区域316个仓库,充分满足了各个区域的用钾需求。根据海关进口统计以及内部统计,从2002年至今,我国共进口钾肥超过1亿吨,其中中化进口约4000万吨,为农民的直接施用以及复合肥工厂生产提供了优质的进口钾肥货源。其中,中化农用钾在农民使用过程中拥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几十年来深受农民的认可,如今农用钾新品牌“枫禾祥”已陆续上市,将会延续中化产品的优质品质,助力农业增产丰收。
作为钾肥进口的“国家队”和联合谈判小组三家主谈成员之一,中化始终秉承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将国家和农民利益摆在首位。中化不仅利用传统海外贸易资源优势,也积极布局国内钾肥产能,目前中化是国内最大钾肥生产商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第二大股东,长期与盐湖股份保持密切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与盐湖的区域代理合作,不仅满足了国内钾肥市场的差异化需求,更有力保障了钾肥供应的稳定,为进口钾肥谈判争取空间。2017年至今,中化与盐湖合作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50.6%,创历史最高水平。
有了充足的货源供应,中化在工业钾肥销售端也在不断发力。成立8个工贸大区,覆盖主要工业用钾区域,培养专业化服务开发团队,加强市场信息分析与客户需求细分对接,力求服务更专业、更精准、更高效。同时建立K30核心客户体系,与国内超过30家主要的工业钾肥用户形成战略伙伴合作关系,从质优价低的货源、稳定持续的供应、准确有效的信息、贴心及时的服务等角度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形成持续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