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农业现代化之梦从这里起飞
庐江服务中心启用拉开中化农业MAP战略推进大幕
□ 《中国农资》记者 赵光辉

在托管的庐江MAP示范农场,大型农机展示着现代化的力量。
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庐江中心启用仪式。

    与企业开业仪式惯常的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不同,11月29日,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庐江中心,在秸秆打捆机、小麦旋耕施肥播种联合作业机等现代农业机械的轰鸣声中宣告启用。

中化农业MAP能为传统农业带来什么?

    在安徽庐江县郭河镇南圩村,记者看到种植大户魏守富的560亩水稻田加入庐江MAP示范农场,由庐江MAP技术服务中心托管。除打捆机、联合作业机外,还有深翻机等6台套农机时刻准备着为他的农田提供适时的高水准服务。

    中化农业MAP事业部安徽区负责人马帅说,魏守富是郭河镇的种植大户,他的560亩水田种植水稻、小麦,是南方两熟作物区的典型种植模式。由于土地不连片,带来一系列难题:不连片加大排水难度,排水不彻底易生病虫害,影响连作效益;机械化程度不高造成低投入产出。据了解,过去魏守富种小麦比较粗放,每亩撒四五十斤种子,亩产也就五六百斤。从今年托管给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后,“我们抓住痛点,解决难点!”马帅给记者介绍魏守富田块的变化:“我们抓住关键环节,提供解决方案。根据大数据决定耕作管理的最佳时机;用现代农机具解决了土地平整、排水等农田问题;旋耕施肥播种一体化,实现降本增效。”现在他的地块上,每亩地麦种控制在25斤-30斤,亩均产小麦700斤以上,同时在收储环节有烘干机,小麦品质得到保证。

    一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可以辐射、服务周围50公里半径内的农田,这些托管给中化农业的农场,共同构成了现代农业崭新的图景。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庐江中心,就像是中化农业农业现代化宏伟蓝图中的一粒种子、一块基石、一根柱子……

庐江服务中心“长什么样”?

    自今年11月初,中化农业MAP方案正式发布以来,业界都在关注它的落地实施。

    其实,早前中化农业已在种植关键技术集成,以及智慧农业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多进展,在安徽、吉林、黑龙江、江苏、湖北迅速建成了一批示范农场,但作为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庐江中心还是全国第一个。

    从魏守富的稻田来到庐江服务中心,记者看到被整饬一新的各个功能区,分工明晰,构成体系。据中化农业MAP事业部陈亮介绍,新建成的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庐江中心,其服务目标定位于种植大田作物的规模种植户及家庭农场。依托属地团队和合作伙伴,共同建设“MAP示范农场”和“MAP技术服务中心”,向规模种植户提供包括农资套餐、种植技术、土壤改良、农机装备、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粮食收储等农业综合解决方案,多角度多途径打造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

    在庐江,记者了解到,建成的MAP服务中心配备了硕博士毕业自中国农大、南京农大、安徽农大等院校并在农业研发、生产、服务和管理上具有较丰富经验的年轻农艺师队伍,聘请属地化具有扎实规模种植经验的专家开展技术指导,还有来自在国有农场种植管理或技术指导以及乡镇农业技术服务领域有15年以上经验的专家支持。

    记者看到,MAP服务中心具有配肥站、配药站、实验室、农机库、智慧农业与农民培训室、烘干线与仓库、办公室、农产品展厅八大功能区,也将拥有“7+2”服务能力,包括测土与全自动配肥施肥、智能配药、精准选种、粮食品质与土壤养分等检测服务、农民培训、智慧农业系统,以及烘干仓储、农业金融能力。

    马帅介绍,服务中心将稳步前行,通过多个品种试种示范以摸索精选优质种,以MAP示范农场开展农业集成技术的探索与示范,以合作伙伴现有业务基础稳步开展土地半托管、全托管业务,稳步推进业务发展,同时还将借助安徽农大的皖中试验站、专家团队、现有技术能力等优势,拓展业务、争取政策支持,打造自身的专家团队,健全全程服务能力。服务中心将联合安徽农大、县政府,形成产业-企业-学校-农户于一体的联合体,实现产业扶贫,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期间,记者还参加了中化农业与安徽农大战略合作签字仪式。

服务中心为何选中庐江?

    马帅介绍,在全国做综合考察调研后,我们选定在安徽启动全国首批MAP技术服务中心建设,首先是其农业优势、区位优势。一是安徽农业种植基础良好。2016年全国粮食种植面积排名第四,水稻3400万亩、小麦3671万亩、玉米1314万亩、大豆1245万亩。在全国“粮改经”趋势下,安徽省农业主管部门高度重视“米袋子”安全,落实粮食安全政策坚决、政策具体。二是安徽农业产业化发展高效,是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创制省份。据此,我们综合确定在安徽中部环巢湖地区的农业核心优势区,这里规模化种植水平高,毗邻长三角,土地肥沃平坦、流转率高,大规模种植户集中。

    其次是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庐江县被批准为国家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县(全国21家,全省唯一),是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15.6万亩,其核心区规划面积52平方公里,还是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区内完成了约3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建设,5万多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庐江所属的安徽省省会合肥,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智能装备所和一批涉农科研院校坐落于此,组成了国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合肥创建合芜蚌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叠加优势。

汲取和传承中国农业改革奋进的力量

    选中庐江,还有另一层深意。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满怀深情地说:“今天,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庐江中心启用,我不禁想起39年前的1978年,也是在11月底,也是在安徽,发生了一件后来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大事。”

    当时,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摁下手印,将村内土地分开承包,开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1980年,中央明确提出在农业领域普遍建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到1983年底全国农村基本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正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短短几年,我国农业生产就迈上一个又一个的台阶,得以以7%的土地养活了约占全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但随着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传统土地制度的正效应也开始逐渐减弱。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相比,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仍然相对滞后,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家整体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习总书记所多次指出“没有农业现代化,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在党的十九大上,首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列为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战略给新时代中国农业的发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正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农业变革的现实需求和历史使命,中化农业提出了以“科技创造美好农业”为愿景的崭新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中化农业MAP发展模式。

    MAP就是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全程解决方案,MAP模式将真正实现用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来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有效解决目前农业生产中的一系列现实困难和问题,并进而解决“耕地有效适度规模化”和“依靠科技提升实现把地种好”这两个制约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根本性问题,真正落实十九大所提出的“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要求。

    覃衡德说,庐江是三国名将周瑜的故里,示范区以“秀美田园、生态粮仓”为主题,以优质稻米、蔬菜、畜禽、水产为主导产业,融精品果木、农产品加工、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旅游等产业于一体,按照“安徽一流、全国先进”的建设目标,积极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未来,中化农业希望能够将MAP庐江技术服务中心建设成为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窗口,吸引更多的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入到中化农业MAP发展模式中来,打造出庐江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新名片。并以此为合肥、安徽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践行中化农业作为国家级农业公司应有的社会责任,实现让环境更持续、农民更富足、农业更美好的企业发展目标。

    据覃衡德介绍,未来中化农业将要在全国农业区建设50个MAP中化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可以预见,作为“中国梦”有机组成的农业现代化之梦,正从这里起飞!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