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藻肥产业化峰会暨江西开门子肥业股份有限公司海藻肥专题营销会在江西景德镇召开。会议以“精耕细作,根植终端”为主题,就化肥行业发展情况、市场趋势以及海藻肥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本次会议上,开门子肥业谈到了近几年在农业领域的新探索,并放眼现代农业,描绘了一幅服务现代化农业的战略蓝图。会上,开门子肥业对在2017年海藻肥推广中表现突出的经销商进行了表彰,部分受表彰代表分享了获奖感言和推广体会。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高永峰、化肥增值产业技业创新联盟秘书长张守福也做了精彩的报告。来自全国的近千名经销商参加了此次会议。
规模:从1万吨硫酸铵到复合肥销量全国第七
谈起开门子肥业近些年的发展,景德镇焦化集团董事长王耀感慨颇多。他说:“作为集团支柱企业之一的开门子肥业,从消化煤气净化的副产品硫酸铵起家,十余年来,伴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成长扩大,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成长为全国复合肥销量第七的企业,央视上榜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等,都离不了开门子人的努力奋斗。”
正如王耀董事长所言,景德镇焦化集团在最初打造肥业板块时,仅仅是为了处理化工副产品硫酸铵。开门子肥业一路走来,产能不断增长,产品不断优化,知名度不断提高,今年还获准成为第十八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的协办单位,高调亮相,受到业内广泛关注。景德镇焦化集团总经理李保泉如是说。
景德镇焦化集团副总经理、江西开门子肥业股份公司董事长方秋保介绍说:“最初,我们的硫酸铵产量只有1万吨左右,如今,开门子肥业的复合肥销量已经是江西省第一,全国第七,在全国拥有4个全资子公司及生产基地,还有2个对外合作的基地,产能已经达到了200万吨,每年各种肥料的实际产销量也已经达到了100多万吨,收入近20亿元。”开门子人在国产复合肥上升的黄金期,抓住机遇,并取得了令行业瞩目的成绩。
技术:从大路货到抢滩技术制高点
近十余年来,是国产复合肥发展的黄金期,国产复合肥产销量持续增长。但是近两年,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肥料行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开门子肥业联合行业内尖端科研院所,发力海藻酸类肥料的推广。
由中国农科院、上海化工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和江西开门子肥业等企业共同起草的——《海藻酸类肥料》行业标准正式实施。让海藻肥第一次有了国家级的“门槛”,填补了我国海藻肥行业标准的空白,这一标准的制定及实施,规范了海藻肥行业的市场,引领了肥料产业升级,推动了化肥使用零增长工程的实施。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高祥照对于未来农业发展发方向作了详尽阐述。他认为,中国人对吃的安全越来越重视,对于农产品的生态环境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土壤健康修复很重要,开门子海藻肥含海藻提取物,具有生物刺激作用,是新型高效、改良土壤环境的好肥。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谈到,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种植结构调整、消费需求升级,我国农业由单纯追求数量向注重产品品质转变,肥料行业同样进入了“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迎来了“减肥、增效、提质”的发展阶段。要实现化肥零增长的目标,肥料生产行业必须顺应新形势,提高产品质量,而海藻酸肥的兴起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就是将蓝色海洋的无穷动力,转化与应用到现代农业的绿色发展中。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赵秉强表示,在当前化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发展新型增值肥料是必然趋势,通过化肥增效实现减量,达到绿色增产。开门子海藻肥正是属于增值新型肥料,农田试验表明:使用海藻酸肥料,可让作物增产5%-15%,平均增产9.5%;氮肥利用率提高5%-12%,平均提高7.8%。目前我国的海藻肥应用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海藻酸肥料在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国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开门子肥业积极响应国家减肥增效号召,参与国家“863”计划海藻酸增值肥料的研发工作,产品一经推出市场就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同时,针对海藻肥市场鱼龙混杂,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开门子肥业与科研机构及行业领军企业共同起草海藻肥行业标准,这无疑使海藻肥市场得以规范,同时开门子肥业也正式成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藻肥产业化基地及中国农科院增值肥料产业化示范基地。
今年11月份初,由开门子肥业主办的的海藻酸肥料产业化峰会上,开门子肥业总经理徐煜说:“我们作为第十八届中国磷复肥产销会的主赞助商,并成功举办海藻肥专场论坛,这些行动不但证明了开门子肥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也让我们企业站在了新型肥料海藻肥产业的制高点。
战略:放眼现代农业
不仅是在肥料产品的升级上,在现代化农业服务上,开门子也是积极的探索者。景德镇焦化集团董事长王耀说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为我们勾画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蓝图。在秀美的蓝图面前,开门子肥业决不当旁观者,而是要当主力军。
近几年来,开门子肥业确实探索了一套自己的路子。基于长期与农民、农村打交道的经验,开门子肥业对农业发展的现状非常熟悉。“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特别是适合南方的实用农用机械。目前,我们研发量产了小型粮食烘干机,以前农民主要是通过曝晒来烘干粮食,效率比较低,还要时刻担心天气,我们生产的粮食烘干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瞄准的是现代化农用插秧机,机械插秧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插秧机,并不适合南方的水田。像耕田、收割,现在基本上都能做到机械化,唯独插秧环节尚未实现,所以我们要研发生产适合南方水田使用的新型插秧机。”方秋保坦诚地讲。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因此农业机械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方秋保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款农民自己设计的插秧机,与我们梦寐以求的新型插秧机不谋而合。”在方秋保的邀请下,这位农民带着三项重要的发明专利加入了开门子的农机研发团队。
据了解,目前开门子农机装备公司已成功研发生产出分别适用于南北方不同地域的纯钵体苗水稻插秧机样机,并配合钵体育苗法,解决了以往机械沉陷以及毯式育苗与插秧机在南方水田中损伤秧苗根部,导致返青延缓的弊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方秋保认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大田标准机械化生产,主要代表模式有类似于美国大农业的北方旱田农业和类似于日本的南方水田农业;二是精致与个性化的家庭农场模式。其中,前者是未来化肥生产企业转型后的主要服务对象。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方秋保为开门子肥业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出了一个规划:以服务于现代农业为根本,以肥料制造为基础,以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为突破,以粮食加工贸易为补充,重点是致力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事业。开门子肥业将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平台,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智能化育秧、插秧、统防统治、农机耕种、收储烘干、粮食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服务,通过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整合上中下游资源,带动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农业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