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11月24日,第三十三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在江西南昌举办,吸引农化行业、植保领域近15万人前来交流信息、展示技术、推介品牌。交流会不仅以1000多家参展企业、9万多平方米展览规模创下历史新高,更充分发挥了“行业发展风向标”“系统创新指南针”和“供需对接大平台”作用,以高质量展览、高人气聚会、高水平学术交流,集中呈现行业亮点、热点及发展趋势。
在22日下午召开的高峰论坛与信息发布会上,来自行业有关领导及专家围绕本届“中国植保“双交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绿色植保”大会主题,集中向与会植保系统代表、农资企业及经销商们介绍并分享了国家农业产业政策和植保学科发展动态;新农药管理条例解读和农药市场管理信息等。
与会领导、专家一致认为,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在绿色生产。其中,绿色植保是绿色生产关键一环。农业植保工作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绿色生产要求不断加强公共植保建设、科学植保建设和现代植保建设。发展绿色植保,就是把植保工作作为人与自然界和谐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突出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保障和支撑作用。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 曾衍德
做农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
绿色是大自然的底色,也是农业的本色。推进绿色发展,关键是理念先行,重点是培养绿色思维方式,把绿色的要求贯穿于种植业生产的全过程。要加快新农药及高效机械推广应用,加大力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代中国农业发展的最强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农业绿色发展,重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探索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之路。在发展理念上,需要融入绿色内涵,培育绿色价值取向,培养绿色思维方式。在发展任务上,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力。在经营方式上,推行绿色管理。
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需要健全体制机制,完善政策环境,聚焦重点,强化措施,有力有序推进,确保取得实效。一是要在“调”字上加力,以结构优化引领种植业绿色发展;二是要在“创”字上加力,以科技创新驱动种植业绿色发展;三是要在“建”字上加力,以提升耕地质量,助力种植业绿色发展;四是要在“节”字上加力,以肥药水减量增效促进种植业绿色发展;五是要在“强”字上加力,以园艺产品提质增效带动种植业绿色发展。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所长 周普国
以绿色理念引领农药产业发展
近年来,以绿色发展新理念为引领,顺应农业发展形势要求,农药行业整体上台阶,取得了显著成效。农药产业发展理念要从粗放发展向绿色发展转变,产业主要矛盾要从“有和无”向“优和精”转变,发展定位要从农药大国向农药强国转变,农业部门的角色要从准入关的“守门员”向农药全行业的“服务员”转变。
新《农药管理条例》及配套规章的颁布实施,明确要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法律和规章制修订的全过程:注重通过规则创设,加速高毒高风险品种淘汰,畅通绿色新品种产业化路径;突出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绿色集约生产;加大监管处罚力度,压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创建绿色市场环境;强化农药使用指导,加强风险监测,落实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农药绿色使用落地。目前已出台的《条例》及11个配套规章、规范性文件,初步搭建起农药监管体系的“四梁八柱”,这不仅是农药管理工作的法律框架,更是农药行业绿色发展的顶层设计。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绿色发展必将是农药发展的主攻方向。通过政策扶绿、研发创绿、技术兴绿、应用增绿、信息助绿等一批加快形成农药绿色的发展方式,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需要综合运用政策、科技、资本、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在重点领域、主攻方向上,拿出超常举措、形成强大合力,营造更具活力的市场氛围,加快促进农药绿色发展,打造国内外的行业名片。
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主任 张华荣
加强投入品监管 推动农产品绿色生产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发展也进入新时期,农业发展方式和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农业生产从注重数量增长,到更加注重质量提升。绿色发展、质量兴农成为农业发展的时代主题。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稳中向好发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越来越强。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仍在,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未根本解决,农药残留超标,产地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较突出。为推动农产品绿色发展,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门将加强产地污染治理,推广先进生产技术,持续制定农药残留及农业投入品生产标准,强化标准化生产,严格监管农业投入品,实施农业品牌化战略。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 刘天金
新发展理念引领绿色植保迈入新时代
十九大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发展理念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重要组成,农业绿色发展是绿色发展重要基础,农业绿色生产又是农业绿色发展关键环节。要用新发展理念引领绿色植保迈入新时代。
在绿色植保事业发展进程中,及时提出公共植保、科学植保、现代植保三个概念。这“三驾马车”牵引绿色植保在农业绿色发展中快速前行。我们要转变防控观念,注重统筹协调,聚焦绿色防控,完善植保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升应急防控能力,构建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控指挥体系,推进植保公共服务机制创新。抓好高效、低毒、低风险新农药、新剂型研发、使用,加快高效施药器械和精准施药技术应用,加强植保技术产品创新与集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植保信息化和法律保障能力,高度重视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开展植保工作,及时完善以尽早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等植保防灾减灾管理办法,强化植保公益职能,营造依法推进植保工作良好环境。
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副校长 宋宝安
向高效、绿色、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作物生产离不开农药,而农药过度使用,又会给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2015年,农业部提出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方案。并于2016年在全国实现了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具体做法是:大力推进农药减量控害,积极探索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农药发展转向高效、绿色、生态安全是必然过程,以生物源或天然物作为生态农药先导结构,开展生态农药分子设计研发将是农药减量增效有效途径之一。农药、种子和化肥构成现代农业三大支柱。农药行业也需对农药进行严格管理和规范使用,推进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和统防统治,不断增加绿色安全农药生产比例,推动行业良性发展,让公众对农药施用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