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解码农业综合服务 破局农资经营困境
“首届种植业综合服务高峰论坛”在西安召开
《中国农资》实习记者 黄 敏

    11月28日,由中国县镇经济促进会、北京农科城国际合作交流中心指导,汉唐农业集团主办的“首届种植业综合服务高峰论坛”在古城西安召开。

    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郭春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永生、非对称传播理论专家张川、陕西汉唐环保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霞、陕西水肥一体化执行董事陈以等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来自西北、华北等地的200多位农资经营者和种植合作社的负责人参会,会议旨在共同商讨破解新经济形态下的农资经营困境,探索种植业综合服务新方向。

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汉唐农业集团董事长吕霞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在党的十九大会议召开之后,农业将面临空前的发展机遇,现代化农业发展如何以科技推动产业升级、以服务促进产业效率是摆在新农人面前的新课题,深入解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党中央关于农村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政策导向,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学习当前经营形势破局策略,是每个新农人都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农业整体环境的变化,从种植业生产到流通再到应用等各个环节的从业者都在探索新的发展道路,创建种植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体系,以适应未来种植业发展的需求已经成为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汉唐农业集团依托多年的基层技术服务和水溶肥研发生产等优势,尝试构建集优质肥料供应、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为核心的种植全程管理方案、汉唐金宝金融服务平台、找农场网农产品销售平台为一体的“种植业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了与会专家与代表的肯定。董事长吕霞说:“希望通过这次论坛,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经济形态下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内涵,以水肥一体化集成技术为方向,以为种植户提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为目标,为中国农资渠道经营的转型探索一种模式和方向。”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指与农业相关的社会经济组织,为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为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提供的各种服务而形成的网络体系。中国农业科学院技术转移中心主任郭春雨认为,我国农业需要完善产业链条,开展多重服务,并依托资本力量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尤其是供销合作社要发挥其作用,开展土地托管服务,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建设为农服务中心,打造农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双线运行机制,聚合系统服务整体优势;完善协同服务体系,汇集为农服务强大合力。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交通、物流、互联网联动融合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和大势所趋。现代物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联动发展,高效串接产业链各部门、衔接供应链各环节、打通运输链各节点,有利于促进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实体经济结构优化、降本增效;有利于加快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更好地支撑农业、工业、服务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有利于支持企业“走出去”,深度融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对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交通运输与物流整体效率,改善产业运行环境,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和新增长点,提升经济综合效益。

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谢永生教授称:“以推进农业标准化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是关键措施之一。农业标准化不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需要,也是现代化农业的一个重要特征,代表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成为现代农业的新概念。”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重要支撑,是规范和统一农产品生产经营管理行为的技术依据,是评价农产品安全水平高低和质量优劣的重要尺度,是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消费的重要指南,也是消除国际贸易中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重要技术手段。

    谢永生表示,要以农业科学成果和生产实践经验为基础,对农业经济活动中的有关方面和有关环节制定标准、实施标准。推动农业标准化,也就是推动中国农业的专业化,它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农资人要充分认识到,由于规模种植户的快速增加,种植户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农资经销商服务形式发生了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和服务的理念,为农业现代化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让国人吃上安全食品,为后代留下青山绿水”是汉唐人孜孜不倦的追求,由汉唐农业主导成立的农业标准化研究院也在会上挂牌成立。农业标准化研究院的成立,不但丰富了汉唐农业种植产业链综合服务的内涵,也是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必将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