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辽宁北方盐湖实业有限公司40万吨/年颗粒钾肥、50万吨/年BB肥项目投产启动仪式在辽宁营口市鲅鱼圈区隆重举行,当地政府领导及来自全国各地的400多位行业企业代表参加了活动。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兴富,辽宁营口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鲅鱼圈区委书记方景广,辽宁营口鲅鱼圈区委副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鲅鱼圈区长李宏振以及当地发展和改革局等十几个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了活动。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杨金榜、内蒙古天宇汇景集团董事局主席刘贵忠、内蒙古北方盐湖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姬存斌、营口金谷物流有限公司董事长郭纯龙参加活动,黑龙江倍丰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彪、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进口钾肥部经理谭晓智、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司元功、副总经理罗曼到会致贺。
辽宁省鲅鱼圈区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具有得天独厚的物流优势,该项目结合多家优势企业的优质资源,特别是生产地贴近大颗粒钾肥的主要消费市场东三省及内蒙古东盟,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力。
1 项目集成优势明显
据了解,该项目由内蒙古北方盐湖商贸有限公司、黑龙江福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山东倍丰化肥销售有限公司、辽宁昊天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辽宁北方盐湖实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
值得关注的是,四家企业在行业领域中各具优势,汇集了各自的优质资源。内蒙古北方盐湖商贸有限公司作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使得项目在原料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黑龙江福泉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内蒙古天宇汇景集团的控股子公司,使得项目在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上具有竞争优势,辽宁昊天实业有限公司是营口金谷物流公司全资子公司,作为当地企业,则使项目在物流、仓储方面具有竞争优势。此外,倍丰集团为项目产品在东北地区快速的占领市场提供保障。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兴富在致辞中表示:“该项目借助东北地区独特的区域优势,而且有望通过整合,解决国产钾肥与进口钾肥在东北区域的供需矛盾,集结资源、市场、技术、物流优势。”这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盐桥品牌,充分发挥资产创效职能”战略举措,也是国内化肥领域强强联手、共襄企业发展的又一盛举,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混合所有制结构改革的一个新成果。同时,他表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公司在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主枢纽港建立“盐桥”大颗粒钾和BB肥生产基地,就是要通过盐湖得天独厚的钾肥资源优势,发挥各股东单位各自市场优势和行业优势、区域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聚大家之力,形成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将“盐桥”钾肥打入东北市场,共谋发展,共创辉煌。
2 地缘资源释放效益
该项目不仅集合了多种优势,同时上马投产迅速,释放出巨大的效益潜力。正像内蒙古北方盐湖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姬存斌说的那样,辽宁北方盐湖实业有限公司40万吨颗粒肥、50万吨BB肥项目是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着“整合资源优势,打造盐桥品牌,充分发挥资产创效职能”的战略原则,经过充分的调研,由内蒙古北方盐湖商贸有限公司发起,联合辽宁昊天实业有限公司、黑龙江福泉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倍丰化肥销售有限公司共同在营口市鲅鱼圈区组建的颗粒肥生产企业。
姬存斌告诉记者,项目从论证到投产历时165天,期间得到了来自各方的支持与帮助。“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领导给予了项目高度的重视,王兴富董事长亲自参与考察,确保了项目的可行性。同时,当地市、区两级政府把该项目列为重点项目,提供了‘保姆式’服务,特别是区委方书记多次带领各职能部门亲临现场了解项目进展,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正是因为有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才保证了该项目按时完工、顺利投产。
张晓彪在致辞中说:“倍丰集团作为东北地区老牌农资企业,对于东北市场也比较熟悉。作为股东方之一,倍丰集团对该项目充满了信心。”他说,该项目投资方均为国内化肥行业内生产和贸易流通领军企业,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项目上各具优势。“其中,倍丰集团为项目产品在东北地区快速的占领市场提供保障,因此我们对这个项目充满了信心。该项目实现了产业联盟、发展联盟,为我们搭建了新平台,构筑了新起点。对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东三省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共同合作,为东北地区乃至全国农资产品的供应和农业的发展一起努力。”张晓彪说,黑龙江倍丰集团将会不遗余力支持该项目的运行。
俄罗斯乌拉尔钾肥北京分公司副总经理罗曼也表示,该项目是乌拉尔公司多年合作的客户参与投资建设的,具有非常强的竞争优势,对稳定中国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盟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说:“项目投产后也可以缓解俄罗斯进口钾肥供应中国东北市场产品结构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矛盾,因此,乌拉尔钾肥公司坚决支持该项目,会对该项目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将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为中国农业发展保驾护航。”
3 凸显实效破解困局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2亿元,共计两条生产线,40万吨颗粒钾肥装置选用了德国进口最先进的挤压机组,目前是国内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自动化程度最高的颗粒肥生产装置。生产的产品颗粒强度大、固结性好,能够满足用户对颗粒氯化钾耐储存、耐运输、颗粒均匀的使用要求。与之配套的年产50万吨BB肥装置也是目前国内自动化程度最高、单机生产效率最大的生产线。两条生产线的结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进一步提升了该项目在当地的市场竞争力。
项目投产后,合计年产能将达到90万吨,预计年生产总值可实现15亿元,为当地解决约200个就业岗位,带来1000多万元的年税收,更重要的是,项目投产后能够满足我国东三省及内蒙古东三盟的用肥需求,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大大提升国产钾肥在东北市场的占有率,促进我国农业及钾肥产业的发展。
据记者观察,该项目是继2016年8月吉林太平川新建30万吨/年颗粒钾肥项目以来,东北市场的又一地产钾“猛虎”,引起业内的极大关注。这不仅是盐湖集团在氯化钾扩产之后,疏通产品渠道、实现精细化发展的一大尝试,更是利用资源、国民融合、盘活国有资产而采取的一大举措。不仅规避了资源远离市场的物流运输“短板”,实现了让资源向市场靠近,更利用国际先进生产技术和设备释放产能、拓展加工环节而迈出的一步。
可以说,此举是氯化钾扩充市场,实现东北布局的又一关键“棋子”。由于东三省、内蒙古东三盟的地产资源极度匮乏,由此形成的用肥“潮汐”现象曾一度制约了东北肥料市场的发展。50万吨BB肥新产能地处掺混肥消费集中区域,不仅扩容了东北地区BB肥市场,更推动了东北区域实现BB肥规模化、规范化生产,向结束小而散的生产局面迈出一大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企业代表们认为该项目作为占据资源优势、物流优势以及销售实力的集合体,具有显著的集合优势。同时,项目靠近营口港,磷肥、氮肥原料可以就近取材,加上盐湖股份公司自身强劲的钾肥资源优势,免去了资源“大迁徙”的物流成本,未来的市场效益明显。特别是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东北企业代表普遍认同BB肥产品的颗粒均匀度、坚固度,可以说产品已经获得了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