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高立秋: 天脊肥料好 农户都在用
□《中国农资》记者 李 阳

    今年47岁的高立秋是河北省保定市雄县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种了半辈子地的老高在当地是小有名气的种植牛人,还经常帮助其他农民进行农技指导,不仅如此,还代销其他种植大户的农产品,提起老高当地人都竖起大拇指:“他不光是农技专家,还帮助我们解决卖难问题,可是我们这里的牛人呀!”

要做一个新型职业农民

    2012年,“新型职业农民”被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与传统农民相比,所谓新型职业农民是指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高素质的农民。而高立秋,凭借着30年来积累的业内人脉资源和经验,在良地、良种、良法、良品等环节进行一系列的探索,从最初的一二百亩地,发展到现在种植水果玉米2000亩、西瓜300亩、桃100亩的规模,形成种植、施肥、护果、采摘、销售的一条龙模式,从传统的种植户变成了懂技术、懂市场的新型职业农民。

    与传统农业相比,新型职业农民在经营方法、生产技术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给农村发展带来新的能量和活力。在高立秋的农场里,农产品以创新的方式进行销售:一方面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等产销对接形式,与农产品批发市场、运销企业、大型连锁企业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衔接关系,拓展“卖难”产品销售渠道;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来推广销售农产品,通过微信、微博、QQ等渠道,直播水果玉米的无公害种植过程。

    看着高立秋种的作物卖得这么红火,其他种植户们纷纷找到老高,都希望能帮助他们解决销售问题。时间一长,老高又开始帮人代销农产品,种植户们把作物卖给老高,不仅解决了农户的卖难问题,卖的价格还比其他的流通商价格高。渐渐地,老高的生意越来越好,农场里还可以旅游观光、种植采摘,还采取直供或者特供的模式,将农产品直接提供给消费者。

用好肥才能夺高产

    说起老高为什么被称为种植牛人,他笑呵呵地对记者说:“那得多亏了天脊肥料的肥效好啊!”用天脊肥料,老高已有七八年的时间,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到对选择天脊肥料的坚定不移,这其中带给老高的是农产品的高产量、高品质,对于一个农民,没有什么能比得过丰收的喜悦。

    说起他为什么这么认可天脊肥料,老高还给记者算了笔经济账:“这几年我家的水果玉米年年都是亩产2700—2800斤,以前没用天脊的肥料产量只有1700多斤,现在每亩地多产1000多斤,不仅产量高,产出的水果玉米植株较高,颗粒饱满,鲜嫩多汁,甜美可口,按收购价0.65元/斤来算,2000多亩地一年就可以增加13余万元的收入。”在他看来,天脊集团作为30多年的老牌企业,能够保证质量,其肥料利用率高,中微量元素含量足,使得作物根系发达,叶片厚且绿,抗旱、抗逆性强,产量和品质都能保证。

    “不止我在用天脊肥料,其他找我学习经验的种植户,我也都推荐他们使用天脊肥料,价格合理,品质好、产量高,真正的好肥料,才会是农户们的首选肥料。”高立秋告诉记者,天脊肥料针对不同的作物用的相对应不同的肥料,他种植的水果玉米一直用15-15-15复合肥,而西瓜和桃就会选用含钾较高的肥料,以保证作物的口感和品质。

    高立秋还有着自己的盘算:“以后不仅是对农资投入和种植技术方面向其他种植户提供帮助,慢慢地还要备齐无人机等各种大型农机具,不仅自己使用,还可以出租给其他农户使用,减少他们的成本投入,希望带领当地种植户共同致富。”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