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由金正大集团发起并控股的现代农业服务平台——金丰公社正式创立,这一事件立即引发了行业的高度关注,此后,“农服平台”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写进了农资人的词典里。当然,这只是“农服平台”开始发力的一个开端,在第十八届国产高浓度磷复肥产销会上,记者发现“农服平台”已经成为继农资电商之后的又一农资现象展现出来,京东农服、神州农服等农服平台进入行业的视野,而尝试过“田田圈”的诺普信也表现出对农服平台的巨大兴趣,那么在后农资电商时代,农服平台是否能为农资渠道变革杀出一条血路?
1
农服平台兴起
农业需求是内在推动力
在今年涌现出的农服平台中,金丰公社因为有金正大这个行业大鳄的背景,一直占据着行业的焦点,但事实上,在行业之外也有强势力量介入到农服平台的打造中来,其中京东农服就是典型代表。
据了解,京东农服是由京东和北京乐农道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是致力于通过“互联网+农业”提高农业流通领域的效率和降低农业投入成本的农业服务平台,通过打造开放、协同、共创、共享的技术服务和产品对接平台,助力农资渠道转型升级。
北京乐农道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郭强认为,当下农服平台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和当前的农业需求分不开的,因为整个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对服务都有着强烈的需求,而这种需求在当下并没有很好地被满足。
比如在农民层面,郭强认为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正品保障,农民需要有质量保证的农资产品,需要可靠的种植管理方案;二是高产增效,农民需要高产技术的指导来获得更高的产量和更好的收益;三是经济实惠,以合理的投入提升价值。
郭强说:“农民在这三个方面的需求是我国农业目前最基本的需求,但就是这样的基本需求,仍无法得到满足。我们曾经调查某一区域发现,仅在玉米肥上就有55个厂家、77个品牌的近百种配方。经分析,其中近一半的配方是不合理的。”
而在农资经销商层面,也存在迫切的服务需求。目前农资经销商的痛点主要表现在:一是产品陈旧,利润下滑;二是市场竞争激烈,缺乏农技指导能力;三是服务项目单一,缺乏体系化、专业化的服务队伍。郭强表示,同时县级代理对基层经销商的控制力有限,代理商需要通过服务来稳固自己的渠道,而服务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他们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服务平台支撑。
当然,在农资渠道转型过程中,农资行业自发生长出一批改革新锐,他们专注某一地区的某种作物进行市场深耕,解决种植难题,但是他们仍面临着很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区域服务品牌打造艰难,技术服务难以成标准化体系,缺少适配性的产品;而且,服务未形成协同化发展,单纯的农资供给不能保证足够的利润,迫切需要引进金融、保险、农产品上行等服务内容。
此前,金丰公社CEO 姚承纲也曾分析说,中国农业现阶段面临着诸多问题,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农产品品质不佳,信息化、机械化程度低,农户资金筹措困难及产销对接不畅等等。金丰公社的服务平台就是要促进我国农业生产规模化、合作化,全面提高生产效率,从单纯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因此,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服务缺失催生了农服平台的兴起。
2
在孕育中成长
政策引领社会化服务变革
如果说农服平台的兴起根源于农业产业链的内在需求,那么政策推动则是方向的引领者。据神州土地(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小永介绍,早在2013年,神州土地就已经与农业部开始开发社会化农业服务系统。
孙小永告诉记者:“2013年,我们就给农业部做了一套社会化服务系统,之所以要做这样一个系统主要是因为政府在农业服务上的思路在转变,由以前的政府主导变为以社会化服务为核心。”
事实上,从各种公开的资料看,大力推进社会化服务已经成为政府层面的统一口径。2017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6月,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又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带领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通过政策引导小农户广泛接受农业生产托管、机械化烘干等社会化服务。两个文件相辅相成,在兼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小农散户的基础上,为系统性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农业难题指明了方向。
在政府推动社会化服务的进程中,农服平台也在孕育成长。孙小永说:“2016年,农服平台在市场上已经有所显现,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对社会化服务系统的补助越来越多,一开始补助是直接给农资等企业的,但是现在政府把这些补助给予了能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组织,比如能给农民提供深翻土地、飞防的组织。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讲,他们仍然希望获得这些补助,这就促使企业向社会化服务转型。二是农民的认知在发生转变,农民从关注农资产品变为更关注技术,这让服务有了市场空间。三是产品利润越来越低,但是服务的利润在增加。”
因此,农服平台的兴起是诸多因素的叠加,首先是农业产业链对服务有强烈的需求,其次随着土地流转的进程,一批大户的意识发生改变,愿意为专业化的服务付费;再其次是财政补贴政策的改变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在这样的综合背景下,农服平台最终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3
农服平台火爆之后
是否会步农资电商后尘?
在继农资电商之后,农服平台悄然兴起,鉴于农资电商在一片火爆之后终归冷寂的当下,我们也要问一句,农服平台是否会步农资电商的后尘?
可以肯定的是,农资电商可以为农民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但是农村市场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服务和配送成本高,手机、电脑等利用普及率低、农民电商意识与消费观念不到位等因素制约了农资电商的发展。事实上,农资电商的探索并非毫无意义,至少这可以给行业的进一步变革提供更开阔的思路。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植物营养研究所所长曹国鑫表示,农业当前最迫切的需求是提高农资分销和农业服务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能力,从需求侧出发,基于市场调节优化配置产品和服务资源。这或许是是诺普信在“田田圈”的实践中得出的较为中肯的结论。
从需求侧进行资源配置就是要改变农资电商的产品供给思路。过去的农资电商过于强调线上的便捷功能而忽视了农业对服务的需求,而农服平台的改变则更加贴近农业本身的需求。
曹国鑫认为未来的专业化农业技术服务公司要为种植户提供的服务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种植方案,包括种什么、怎么种;二是机械化服务和设施工程,包括整地、播种、收割等;三是作物解决方案,包括植保技术、植物营养产品与方案等;四是农业金融,包括贷款、保险等。
也就是说,一个专业化的农业服务平台更多地是建立一个立体的农业服务体系,而不是单纯地出售农资产品,农资产品更多地成为配套服务的一个部分。
以京东农服为例,2014年,京东商城正式涉足农资行业,京东农资将业务重心放在直销农户上,随后转变思路,将业务重心转向服务经销商和渠道商,逐步摸到了方向。但限于进入农资行业时间不长,在农资供应链、农技服务和营销领域资源有限,久久难以快速扩张。
现在,京东农资升级为京东农服,从公开的资料看,京东农服要在原来产品和品牌的基础上增加三大功能。首先是技术服务。当前,农资经销商最渴望农业技术,但又惧怕技术。因为技术多而杂,一知半解反而会误导农户。京东农服联合乐农道已经整合100多位全品类作物体系专家为经销商提供支撑。其次是数据分析。依托京东强大的软件开发技术,为农资经销商提供高效、便捷的店铺管理、结算系统,并提供实时的销售数据分析。最后是增值服务。为合作经销商提供金融、保险、营销、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增值服务,打造一个高效、专业的生态型平台。
可见,建立农服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发挥各自优势协同发展。
4
成为服务农业主力军
服务能否真正落地是关键
现代社会的持续进步与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出现的新变化,对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其中,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既是大势所趋,也迫使农资行业必须跳出农业看农业,跳出农资做农资,使传统农业生产资料生产服务体系与现代工业与社会化服务业的发展相匹配,不再将农资作为单纯的终端产品来看待,而是以终端产品与中间产品的融合体来重新认识农资产品在农业价值链条中的定位,从而实现由农资生产、流通商向“生产+服务”型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的转型升级。虽然构建农服平台的思路基本相同,但是服务如何落地才是行业最关心的问题。
金正大集团副总裁、金丰公社董事长李计国在谈到金丰公社的发展思路时表示,金丰公社在为农民服务的时候,主要是实现两大功能:
第一,金丰公社要打造一个专业的服务队伍,从种到收,从买到卖,为农民提供全程服务,包括种肥同播,中期的植保管理,后期的收储、烘干、秸秆出售等服务,同时帮助农民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给食品和饲料加工厂。他说:“事实上,我们是重新开辟了一条农资流通渠道,用服务的渠道替代了流通的渠道。我们是在农民投入成本不增加的前提下,解决了整个前后过程服务和田间管理的问题。”
第二,让农民加入一个庞大的社员组织,并获得更多的服务。他说:“我们会整合很多资源来为农民服务,包括蚂蚁金服、村淘以及一些农产品上行销售平台都会参与进来。”
李计国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生产效率和粮食商品化的问题。而农服平台的出现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我们是依靠管理和技术来解决效率问题的。”
李计国表示,未来,金丰公社将在重点区域继续打造样板,同时在模式落地过程中根据各地不同区域特点进行持续创新,充分利用资源及平台优势,打造种植全产业链闭环,加快服务模式落地。
京东农服虽然没有广泛的社员组织,但是在本质上与金丰公社一样,要依托有服务能力的经销商发展区域性服务。京东商城现代农牧部负责人王涛表示:“未来会有一大批县、乡镇级的经销商转型为区域性服务商,会成为未来农资流通和技术服务的主要载体。京东农服平台将会和这个群体进行合作,并与之一道成长为服务未来农业的主力军。”
而神州农服的发展思路中,除了农业金融、农资产品以及农村电子商务外,以种植标准化、服务标准化、金融标准化为目标,致力于构建标准化涉农服务生态圈。孙小永表示:“我们希望把所有的服务做一个标准,比如飞防的标准、收割的标准等,然后把这些标准化的服务数据化,再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总的来说,农服平台已经作为一个新的农资服务模式出现在行业面前,不管其模式如何,但最核心的是推动社会化服务的落地。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方向,在农资电商的有益探索之后,农服平台将更加接地气,更加侧重农户、农业的需求来提供服务,也将更加成熟、自信地在探索中前行。这是涉农企业的一项事业,也是农资企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展之路。农服平台,2017有了一个好的开端,2018将迎来怎样的发展?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