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1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化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起航
MAP战略隆重亮相第十九届全国肥料双交会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接受媒体采访。

    近日,中化农业作为第十九届全国肥料双交会的总冠名单位在成都隆重亮相,这是中化农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战略,助力农业现代化的一次大展示,也是中化农业MAP战略(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推向全国的一次大演练。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在接受中国农资传媒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农业领域的国家队,中化农业承担着国家农业的战略和使命。中化农业正在以全新的发展战略,引领着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让环境更持续、农民更富足、农业更美好而不懈努力。”

    打造MAP战略开放平台

    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表示,中化农业非常有信心,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在中央精神指导下,按照农业部的具体要求,坚决成为国家农业政策落地的拥护者和执行者,实现“科技创造美好农业”的伟大愿景。

    在主题报告会上,中化农业总裁覃衡德进一步表示,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农业正处在新的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期,要实现现代农业的升级,核心要解决好两个问题:如何有效地使耕地适度规模化?如何依靠科技提升,真正“把地种好”?为此,中化农业提出崭新的发展战略——MAP战略(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整合汇聚各种资源,聚焦于新型种植主体和广大农户的生产经营需要,立足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解决“耕地有效适度规模化”和“把地种好”这两个根本问题,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农业综合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

    据了解,中化农业MAP战略发展模式,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和社会资源整合,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利用全程技术标准化、种植及管理技术数据化的技术模式,订单种植及全链条规划的服务模式,实现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目前,中化农业MAP战略发展模式在新产品研发、新模式推广、智能水肥一体化建设、种粮结合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已服务了全国包括黑龙江建三江(水稻-关键技术节本增效案例)、吉林双辽(玉米-全程机械化种植案例)、河北邢台(小麦-订单种植服务案例)等区域在内的100多万亩土地,正在向服务全国3000多万亩土地的规划目标迈进。

    整合资源推进绿色发展

    覃衡德表示,绿色发展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主旋律,中化农业正在全力推进农企合作绿色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推进绿色节水农业发展,在持续升级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农企合作扩大应用推广规模,现在已经建成100余座智能配肥站,未来三年目标建成1000座以上。大力推进施肥方式与新产品的组合创新,深化与农垦系统合作,推广水稻侧深施肥应用技术定制化生产水稻侧深施肥产品,解决了施肥过量与肥料利用率低、人工不足等困扰我国水稻生产的突出问题,应用面积由4000余亩迅速提升至140万亩,增产7000万公斤以上,为农民增加收益达2亿元。

    中化农业还积极配合农业主管部门推进减量增效,今年3月在农业部倡导和支持下,由中化化肥有限公司牵头组织成立了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联盟的目标是全力推进化肥减量增效,真正实现研产销用的有机结合,体现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此次全国肥料双交会期间,中化农业召开了“国家化肥减量增效科技创新联盟年度工作会暨减肥增效论坛”,同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签署了合作协议,针对最大量应用的氮、磷养分开展研发合作,为中化量身定做专用的增效剂产品,应用于其氮肥、磷肥的升级改造。

    覃衡德告诉记者,新时代,中化农业扬帆起航,将进一步发挥所拥有的强大资源整合能力和调动能力,把在农资套餐、种植技术、土壤改良、农机装备、农业大数据、农业金融、农业保险、粮食收储和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所具有的成熟资源,通过资源协同与战略联盟,构建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态圈。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