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种地较劲,用肥挑剔,松原花生种植户种出了特色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王勇喜获丰收,不由竖起大拇指为花生解决方案点赞。

    近年来,作为国内肥料领军企业,金正大将目标对准终端用户,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和作物配置营养解决方案,致力于改善当地土壤环境,践行减肥增效的国家战略,切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并在各地建立了试验示范观摩田,让农户能够更加直观深入了解营养解决方案带来的切实效果。

    近日,记者跟随金正大的专家团队一同走进吉林松原,在那里,金正大全程营养解决方案帮助种植户王勇在花生种植上实现了质和量的双提升。

    想靠种植致富

    必须质和量并重

    花生在松原的播种面积多达15万公顷,密集的种植区成为众多肥料厂家的必争之地,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而随着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农民对于肥料的需求也从单纯的增产变为质、量双增,节本增效。就像王勇所设想的那样:靠种花生致富,品质必须要提升!

    据王勇介绍,松原地区40多年的花生种植历史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益,花生的销路并不发愁,他所担心的则是种出的花生没有特色,质量一般。“在追求高品质的时代,质量一般的花生可卖不上个好价钱。”王勇对此深有体会。

    “以前种的都是玉米,仗着地多,产量高收入就高。现在不行了,这两年玉米价掉得太厉害,种一亩赔一亩,所以我选择价值更高的花生。但是我明白,花生跟玉米不一样,光有量可不行,起码要在品质上出彩,才能卖个好价钱。”王勇坦言。

    为此,王勇在选择肥料产品时十分“挑剔”,不知名的产品,不要;产品标识不全的,不要;就连卖肥料的业务员如果不懂农技知识的,他也一口回绝了送上门来的产品。经过不断了解,王勇看中了金正大产品。“不为别的,就凭着金正大的农化服务人员专业的种植技术服务。我的花生种植方案种出了特色。”

    如何提质是王勇给金正大出的第一道题。为此,金正大农科院派出专家团队扎根松原,要在花生种植上搞出点特色来。农艺师刘维宇告诉记者,解决方案主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个考虑的是花生是地下结果,那么肯定要注重土壤的疏松程度,保证土壤下面的营养平衡;第二是针对根部发育和地面上植株叶片的丰富和健康程度进行营养含量的调整;三是要考虑到气候因素,松原无霜期短,当地农户习惯使用地膜,后期追肥成本居高不下,既要考虑到营养的供应还要替农户节约成本,同时,在农户的田间管理上也要同步加强指导。”

    经过研究,金正大为王勇提供的施肥方案为复合肥、腐植酸液体肥搭配控释肥,并通过水车作业追施叶面肥。控释肥的投入使用,方便了农民的后期追肥省工省时,配合科学的田间管理,花生的提质增产不再是难题。

    经过现场测产,王勇的花生每公顷产量达到5500公斤,增产了500公斤,更重要的是花生质量有大幅度提高。王勇数了数刚拔出来的一棵花生秧,30多个角花生,比往年多出10个左右。再看整体秧苗,根部粗壮,没有往年的僵苗病、叶斑病。

    “差别更大的在这儿。”王勇随意捏开几角花生得意地说:“你看,花生个个颗粒饱满,没有烂果、小果,这样饱满个头均匀的花生才称得上是好花生!”

    乡下老爸巧致富

    城里儿子喜务农

    “这个花生按照最差的4元/斤的价格,今年我都增收4万元,但是我估计我家的花生卖得价格会更高。”看得着的增产,实打实的提质,这让王勇十分开心,他对金正大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城里打工的儿子知道了这个消息第一时间给王勇打了电话:“以前,你叫我回家种地我还觉得没出息,现在看,种花生比我在城里打工强多了!明年咱们合计着把规模扩大些,我跟你一起种花生,凭着我这么多年在外面的见识,咱们种花生、卖花生,生活一定越来越好。”

    王勇听了频频点头:“嗯,早就叫你回来了,现在务农也能致富,再也不用去城里吃苦了,咱们一家团圆,快乐种地阖家欢乐才好吶。”

    金秋时节喜获丰收,父子俩在喜悦里筹划着来年的打算。“当然了,更重要的是,来年还要用金正大!”王勇信誓旦旦地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