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金秋,正是稻谷飘香的收获时节。10月27日,由加拿大钾肥公司及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7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观摩会”走进广东省台山市都斛镇。此次观摩会的意义正是要展示“天禾加钾”平衡施肥的良好效果,推广平衡施肥的先进技术理念。加拿大钾肥公司首席执行官Ken Seitz、高级副总裁Matthew Albrecht、中国首席代表杜东海博士、广东省供销社副主任陈容秋、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研究员钟旭华、台山市副市长李超华、广东天禾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宁、总经理梁品,及近百名种植大户参加了活动。
加钾与天禾友谊超30年
加拿大钾肥公司首席执行官Ken Seitz表示,非常高兴看到平衡施肥对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加拿大钾肥公司希望通过鼓励农民平衡施肥,实现作物的丰收增长,为全球的粮食安全做出贡献。
据广东天禾邹宁董事长介绍,在加拿大钾肥公司的发起下,从去年开始,天禾与加钾联合有关技术专家,分别在台山都斛、斗山、西墩等三个试验点开展了“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举办此次观摩会,就是希望让种植户对“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有更加直观和深刻的了解。
广东省供销社陈容秋副主任、台山市李超华副市长等领导对“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表示高度肯定。陈容秋副主任指出,广东天禾具备完善的直接对接农户的经营服务网络,而加拿大钾肥公司拥有世界产量领先、品质一流的钾肥资源,双方合作的“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能为平衡施肥种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使参与的种植户分享到最先进的作物营养解决方案与种植技术,意义重大。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与广东天禾的历史渊源已有30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加拿大政府赠送给中国第一台BB肥掺混机,由广东天禾的前身广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承接并建立中加BB肥厂,制造出中国第一批BB肥,一直延续至今,造福中国农户。在此次观摩会前夕,加钾代表与加拿大驻广州领事馆总领事Rachael Bedlington女士一同,专门参观天禾中加BB肥生产基地,回顾中加30年的合作与友谊,并在这台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掺混机前合影留念。
丰产丰收不能缺钾
曾获2014年度诺曼·博洛格奖(又称“国际作物营养奖”)的广东水稻产业首席专家、广东省农科院水稻所研究员钟旭华博士详细介绍了“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的情况和科学意义。他指出,广东的氮肥利用率严重偏低,其中一个原因是氮肥施用过量,另一个原因,则是相当部分农户钾肥施用量不够,造成氮肥相对过剩,过量的氮肥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平衡施肥,不光是肥料利用率的问题,还关系到农药的施用和食品安全问题。“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正是为破解这些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2017年“天禾加钾”平衡施肥项目分别在台山的斗山镇大湾村、都斛镇莘村和西墩村等优质稻区,开展不同区域、不同水稻品种的试验示范,展示和引导平衡施肥。通过施肥试验,以点带面,逐步增加周边农户对平衡施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农户种植管理水平,为农户增产、增收服务。项目有着三重意义,一是显著提升了作物的产量与品质;二是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三是提升作物抗逆能力,减少了农药的施用,让农产品品质更安全。
在观摩会后,钟旭华博士进一步指出,平衡施肥就是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为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环保的目的,根据作物的营养特性、土壤的肥力状况以及肥料的性质,而采取的适时、适量的施肥方法和技术。首先是养分总量配比的平衡。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如果增施的肥料不含最小养分,不但难以增产,还会降低肥效。只有平衡施肥,作物才会健康;只有作物健康,才能达到减肥、减药、增产、提质的目的。其次是施肥时间上的平衡。在不同的生育时期,水稻的营养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根据不同时期水稻的需求特点,施肥方式也随之调整。因此,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时期肥料分配量的确定也是平衡施肥的重要内容之一。“天禾加钾”平衡施肥试验,即养分平衡与“三控(控肥、控苗、控病虫)”技术的有机结合,以氮磷钾比例10:3:8为基准,通过调整钾肥不同施用量,展示钾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