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3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根力多明星员工:立足岗位做好领头羊

□ 《中国农资》记者 魏 萌 通讯员 张子乾

    他为人和蔼可亲,处事坚决果断,凭借半辈子积累下来的经验,像处理家务事一样,把整个厂区从内至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他就是根力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明星员工——生产中心东厂厂长刘洪江。

    枕戈待旦 心系生产

    多年来,刘洪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厂区度过的,近乎严苛的自律,使他养成了4点半起床的习惯。宿舍与车间有些距离,公司为保证员工能好好休息,将墙壁的隔音效果做得特别好,这样一来,在身在宿舍里的员工就听不到车间机器的作业声。

    “是不是机器出现故障,影响生产了?”刘洪江越想越睡不着,索性起床去车间看看。洗脸、刷牙,5点钟准时下楼,一出宿舍大楼,机器作业产生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对于刘洪江来说,就像是音符一般悦耳动听,令人安心。

    刘洪江坚持走动式办公,日均徒步巡查的步数大多都在10000步以上。这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在全厂转了一圈,4个夜班生产车间一切正常。于是他又转到西门,透过大门向门外一看,一辆大车也没有,心里又犯起了嘀咕:“拉货的车今天会来多少?送货的车今天又有几辆?车多,装卸工能装完卸完吗?车少,成品又入库何处?得跟仓库和保管了解了解情况,别出现纰漏。”

    事必躬亲 褒贬分明

    每天车间交班,刘洪江都会到各个车间与员工们一起开早班会。有段时间,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李文宾负责的有机肥车间产量下滑,刘洪江在会上说:“宁可一天不生产,也要想出提高产量的办法来!”但刘洪江并不是只会提要求,还会用“办法总比困难多”的老话来鼓励大家。然后,刘洪江又急匆匆地赶到造粒二车间,对仓储科科长贾双喜、造粒二车间带班长刘东群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虽然生产任务重、压力大,但无论如何不能粗放式管理,更不能粗暴式管理,刘洪江要求他们调整心态,向所有员工道歉。贾双喜、刘东群向造粒二车间同事们道歉诚恳,也获得大家的谅解。

    此间事了,刘洪江又赶回办公室,与王治国、张兆国、张明共同研究车间主任的调度工作。造粒二车间是刚刚投产的车间,目前可以单班生产,但想达到造粒一车间昼夜双班生产,还缺乏技术人员。讨论完这些问题,刘洪江突然又想到马上将有20余名新工人来报到,需要调整宿舍,还要与技术人员讨论如何降低有机肥水分的方法,以及各车间生产提量的有效办法……安全、质量、产量、员工的生产生活情况等等,都需要他事无巨细地去思考。尽管很忙,但是他却总能将各项工作处理得有条不紊。

    9点左右,品牌策划部的记者来做采访,主要围绕生产中心的优秀员工,树典型,建标杆,立榜样,起到比、学、赶、帮、超的激励作用。刘洪江早就考虑好人选,李彦博、张绍志、潘振强等等,都在他的推荐之列,而后又将推荐人选的各自优点一一介绍,再将其引荐,这是刘洪江为数不多坐在椅子上的一会儿。

    关爱员工 默默奉献

    最近,刘洪江又多出一项出乎意料的工作。掺混车间工人张延召找到刘洪江请假,问其原因,原来是张延召的爱人要闹离婚,回娘家了,多少人去都叫不回来。张延召解释说,夫妻二人不久前因一点小事产生了分歧,谁也不肯退让一步。再加上生产任务重,张延召半个多月都是夜班,天亮了就干脆在宿舍休息,也不回家。

    刘洪江认为,员工家里有了分歧,不能安心工作,更会对安全生产带来隐患。于是他马上叫来爱人,与张延召驱车赶到张延召岳母家。刘洪江与爱人分工,分别同张延召的岳母以及妻子做工作,又是讲情,又是说理,最终,在张延召夫妻二人膝下的两个孩子身上找到了突破口。谈判成功,回到厂区的时候已经是晚上8点多。

    这就是根力多明星员工刘洪江平凡而忙碌的工作,虽然琐碎,但是具体而充实。生产就是公司的命脉,员工则是公司的基石,管理更是前进道路上的灯塔。对于刘洪江来说,不论如何,东厂所承担的4万吨产量,是必须要想办法完成的,不能让公司的计划落空,更不能让前方撇家舍业、辛苦打拼的工人们失望。带着这份坚定,刘洪江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任何企业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员工内心深处的这份坚定,也决不能辜负这份坚定。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