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10月20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许少伟:先保质再言量

□《中国农资》记者 焦自宣

    饶阳葡萄产于河北省饶阳县,在全国享有盛名,饶阳县更是享有“中国设施葡萄之乡”荣誉称号。在饶阳县有一个良见村,村里家家户户都种有葡萄,但若问谁家葡萄种的最好,村里人肯定会说:“村东许少伟家。”

    良见村出了个“葡萄大王”

    许少伟今年46岁,初中毕业就开始半工半农,算起来种了有20多年地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辈子除了种地啥也不会。”这话说得实在,但反过来也可以理解为:他没有什么手艺,但是他会种地!

    会种地,也是一门手艺。可能有人会说,中国农民那么多,人人都会种地。非也!“种地”和“会种地”,是两种概念。地谁都能种,但并不是谁都能种的好。同样的一块地,不会种的费时费力产量低,会种的省时省工产量高。许少伟就是会种地的。

    种地是一门手艺,但却不像其他手艺一样有师傅可以教,只能凭着祖祖辈辈总结的经验,然后自己摸索。许少伟初中刚毕业的时候,家里面种一些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种植体系成熟,不需要太多管理水平,凭着经验,只要肯出力,家家户户的产量都差不太多,管理起来也方便,半工半农倒也轻松自在。

    后来,村里开始流行种葡萄,看着经济效益还不错,许少伟也试着种了几亩。葡萄相较于大田作物来说,经济效益要高上不少,但管理起来也麻烦,加上刚开始没有什么经验,许少伟身上压力逐渐大了起来。好在最初种的比较少,家里人照顾着,他自己半工半农也能忙得过来,只是与以往不同的是,他的床头少了几本小说,多了几本《葡萄种植技术大全》。

    眼看葡萄的效益挺好,有了一些种植技术的许少伟放弃了外出打工,承包了几十亩地,一心一意管理起家中的葡萄园。但是种的多了,风险也就大了,以前小打小闹,出点什么问题损失不了多少,但有规模后,一旦出问题,很可能就面临着巨大的损失。许少伟认识到自身的种植水平仍待提高,他买了许多相关书籍,手机上也关注了很多介绍葡萄种植技术的公众号,开始更加系统地学习葡萄种植技术,同时也向当地的农技人员虚心求教。

    皇天不负有心人,许少伟的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种植规模也扩大到了50多亩,成了当地有名的种植大户。村里面其他种葡萄的农户,亩产葡萄4500斤左右,可是许少伟家的葡萄园亩产最高可达6000多斤。村里人经常私底下议论:“这老许不知道怎么管理的,同样都是葡萄,为啥他家产量就那么高!是不是他家葡萄园的地力好?”话语中不免有些不解与嫉妒,更多的却是佩服。许少伟听到后也就一笑而过,毕竟他的努力与他头上逐渐多出来的白发一样,只有他自己知道。

    提质不减量,选肥很关键

    葡萄要想效益好,能否卖个好价钱很重要,而能否卖出好价钱,关键要看质量。许少伟告诉记者,种好葡萄需要做到及时修剪以控制葡萄旺长、合理调控水肥、提前预防病虫害等工作,最重要的是提高果品质量。“种葡萄不能一味追求高产,必要时需要严格控制产量,甚至适当减产以保证果品质量。”

    必要时以牺牲产量为代价也要保证果品质量是许少伟始终坚持的原则,他表示,这不仅仅是他对自身的要求,也是市场对产品提出的要求。产量高、价格低,效益不一定高,产量低一点,价格上去了,效益反而有所提升。当然,能够提质不减量是最好的,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科学的田间管理之外,选肥也很关键。

    许少伟使用天脊集团的产品已经好几年了,而使用天脊集团的产品也是他不断筛选出来的结果。他表示,天脊集团是老牌的大企业,产品质量有保证,同时价位十分合理。同价位的肥料,天脊的肥料效果十分突出,而同样质量的肥料,天脊集团的肥料在价格上更具优势。他还说:“天脊集团的肥料在葡萄上的表现非常好,其中含硒和一些中微量元素的肥料效果尤为突出,使用后的葡萄叶色浓绿,成果率高,葡萄色泽也很好,同时在保证果品质量的前提下,能够很好地保证产量。”

    “科学的田间管理和选用合适的农资产品,两者兼顾才能效益最大化。”许少伟如是说。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