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让“重茬症”土地丰收 变高污染有机废水为宝


    “重茬症”的土地种不出同种作物”似乎成了定论。对此许多专家还给出了言之凿凿的论证:缺素、上茬作物留下毒素……这些因素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根本原因。

    用“土壤三大肥力碳为核”的观点来解释,土壤贫瘠化使其失去自净自肥机能,把上述“缺素”、“残毒”等问题凸显出来了,使相同作物在这种环境中特别难以生存。而经过足够的沃土肥田措施,或者施用足量的含功能菌的有机碳肥,有机碳养分被微生物直接利用,使微生物快速繁殖、极大丰富,土壤更加疏松,有机质得到分解产生更多有机碳养分,土壤无机养分也因得到更多有机养分“组配”而发挥更高肥效。这样的土壤,物理肥力、化学肥力、生物肥力均得到大幅提升,在这样的土壤,连续多次耕种有“重茬症”威胁的农作物,依然完全能够获得正常收成。

    土壤是生命体,它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具备自我修复能力,使包括重茬症在内的土传病发病率降到“理论危害点”以下。当然,在有条件的地方,采取轮作或休耕等农业措施,将会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COD(化学需氧量)是以碳消耗氧为计量单位的环保名词。高COD浓度的有机废水会发臭污染环境,排入水中会消耗氧气引起水生态恶化,而目前处理高浓度COD的有机废水的方法是通过强化曝气,把废水中的有机质分解氧化成CO2排掉。因为碳少了,COD自然就降下来了。

    但有机碳肥学者认为COD中的水溶性有机碳(DOC)是有机碳肥的上佳原料,只要把它的一个分子碎裂成几十乃至几百个更小分子,就是高效的植物有机营养。现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成熟,无论是高浓度COD,还是低浓度COD,都可以被分解成有机碳肥或水肥去沃土肥田。这种工艺并不比好氧分解COD,使废水可达标排放复杂,利用微生物,静悄悄,干干净净地就把废水转化为肥水。从资源利用最大化地角度来说,死板地把COD列为清除对象的传统环保技术不符合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大原则,是时候被取代了!  

(李瑞波)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