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朱孟涛: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

□《中国农资》记者 焦自宣

    在被誉为“中国水晶之都”的江苏省东海县,有一家名为“荣峰农资”的农资店,店老板朱孟涛是位老农资人了,多年来在农资行业里摸爬滚打的经验让他总结出一句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成事先谋定

    带着一副金属框架眼镜的朱孟涛透露着几分儒商的气质,尽管最初言语有些紧张,但基于对市场的了解,加之对于未来市场已有完备的计划,最初的紧张渐渐地被胸有成竹所取代。

    他告诉记者,从业之初并不懂得制定营销计划,也不懂得如何去选择产品与维护客户,更多的是凭感觉而行。但市场行情瞬息万变,仅凭感觉风险太大,且市场竞争愈发激烈,想要在当前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需要从自身进行改变,第一步便是产品。

    产品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没有一款好的产品,再多的宣传,没有效果也是徒劳。农民是最实际的,人情关系固然重要,但若没有良好的产品质量支撑,最信任的客户也会弃你而去。朱孟涛认识到产品质量对于建立稳定客户群体的重要性,于是他开始对自身产品进行筛选,并对市场上的产品展开调研,不断优化自身产品结构,并逐步丰富。在这当中,朱孟涛与红四方相识,红四方良好的品牌形象与过硬的产品质量消除了他对于产品的顾虑。

    现在市场上铺天盖地的宣传早已钝化了农民的嗅觉,农民难以在花样繁多的宣传中嗅出“好酒”。有了好的产品,如何做好宣传呢?在红四方业务经理的协助下,朱孟涛开始梳理自己的营销方案。以今年为例,他首先树立了3500吨的年度目标,并根据目标销量做目标分解、产品推荐分析、渠道销售分解、订肥促销会议安排、广告宣传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计划。

    谋定而后动

    制定计划为朱孟涛的营销理清了思路,在计划的指导下,他逐渐在当地市场打响了自己的名号。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朱孟涛首先聘请了2名业务员,增加了两台车。他将一部分任务分出去,让业务员开发种田大户渠道,自己主要负责网点客户和客情维护,而两台车整天就在市场上转,增强了在市场上的活跃度,也为宣传打下了第一步基础。

    在维护老客户的同时,他要求业务员继续开发二级网点和种田大户,不断优化自身渠道,创新营销模式。他认为,大户时代已经来临,开发大户渠道势在必行。“今年我们在东海县平明镇、张湾镇做大户直供销售,通过前期每个村每一户的走访沟通,带领意向客户进厂参观、会议定肥等方式推广水稻专用肥、藕田专用肥等差异化产品,最终成功开发20个种田大户,实现销量300吨。”

    农户不缺化肥,网点商不缺化肥,他们缺的是帮他们丰收,帮他们赚钱。朱孟涛不断加强订货会、试验示范、参观公司等活动的组织力度,帮助客户促销,增强客户粘性,变被动为主动。开发新市场时,通过放电影、讲解种植技术、定肥送礼品等形式,进村开展宣传促销活动。通过一系列的营销措施,他的销售额不断上扬,而取得这样的成绩必须仰仗于他前期的部署。

    朱孟涛认为,当前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唯有认清方向,做好计划,主动出击,方能杀出一条出路。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