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9月29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中化MAP模式助力现代化规模种植发展

《中国农资》记者 张 番

中化农业渠道与市场管理部总经理徐中奇(前排左)与江苏汇隆投资担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监陶涛(前排右)现场签约。

    随着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不断推进,规模化种植成为推广先进种植理念、使用先进种植技术的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势也逐步凸显。然而,在国家加大对农业及相关产业链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的同时,如何将实惠真正地落到新型经营主体的身上、如何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亟待政府和相关企业积极探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7年9月24日,江苏省百余位千亩规模农场主受中化农业邀请,齐聚徐州云龙湖畔,参加中化农业(江苏)规模农场主发展论坛,共谋新时期规模农场主的发展之路,论坛还邀请了当地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金融机构领导,以及农业种植相关的上下游企业代表。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江苏省农业委员会处长王龙俊、江苏省农科院资环所耕作与栽培研究室主任杨四军、中化农业渠道与市场管理部总经理徐中奇、中化农业MAP事业部总经理应敏杰、中化化肥江苏分公司总经理李军等领导出席会议。

    近年来,中央提出要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发挥其在现代农业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中化农业响应国家政策方向指导并积极探索、落实,率先在全国开展示范农场以及区域农业服务中心的建设,实现现代农业发展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要求。李军表示,中化农业(江苏)规模农场主论坛作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将为规模种植者解决七大问题:1.中化整合上游的种肥药等农业投入品,为规模种植者解决农业生产资料优质、优价供给的问题;2.整合、分享企业、研究院校和社会农业技术服务资源,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3.通过整合规模农场主,对接订单农业需求侧,实现按需定品种和产品,解决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问题;4.整合储藏环节、运输环节,包括冷链设施的运用,解决农产品供应链问题;5.提高智慧农业生产运用,解决农业机械投入、设施化问题;6.整合大型粮食等上游加工生产企业需求,解决卖粮难点的问题;7.减少农业面源污染,解决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等农业环境问题,还我美丽乡村。

    中化农业今年提出构建适应中国农业变革的创新业务发展模式——MAP(Modern Agriculture Platform),就是要主动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建设中化农业MAP现代化规模农场,解决耕地有效地适度规模化、通过科技提升“把地种好”等问题。应敏杰阐述了中化农业MAP落地实施的七个路径:通过打造多层级内外部专家,形成核心区域优势作物的整体种植解决方案;通过加强外部研发和推广机构的合作,同中化核心研发能力结合打造中化整体农业研发体系,培育应用技术研发能力;筛选和发展本地化“合作伙伴”,组织农民进行土地托管,打造现代化的规模化MAP农场;建立与商业模式相匹配的高效率、低成本和智能化的供应链系统;以“订单农业”和“良心推介”的方式来解决“卖粮难”的痛点,提高“合作伙伴”和广大农户参与商业模式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建设金融服务平台更好地为规模化农场服务;通过中化农业的MAP商业模式创新,海量的基础农业大数据汇集,并通过物联网技术为农业生产提供智能化决策。

    MAP是线下的农业发展模式,而中化智慧农业云平台则是MAP模式线上的重要载体。中化农业首席信息官沈冰介绍了中化智慧农业云平台项目。他说:“智慧农业平台将以线下的MAP农场为切入点实现一体结合,构建综合的智慧农业综合管理平台,服务于规模化农场的经营与生产过程。在平台运行过程中,不断进行农业大数据积累、深度挖掘与应用,助推中国数字农业的发展。”

    本次论坛除了分享主流观点和成功模式外,还邀请全场共同见证了中化农业MAP战略在江苏落地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中化农业与江苏银行以及当地投资担保、机械生产、农业服务、植保飞防领域的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参会农场主提供惠农服务;与泰兴市兴禾农场等示范农场代表签订迈普农场协议,与江苏保丰集团、江苏金色农业有限公司等农场代表签订了小麦繁种订单协议,打通上下游全产业链配套服务,为规模农场主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夫农,天下之本也。中化将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整合多方资源,打造互惠共赢平台;聚力服务种植大户,衔接上下游产业链,共同创造美好农业。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