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金丰公社助力新型高油酸花生产业全面推广
国家级花生项目完成测产验收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花育917”长势喜人。

    9月17日,花生界大咖齐聚山东高密,一场国家级花生新品种培育扩繁项目测产验收观摩会就此召开,着重对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新型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进行实地测产,同时就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金丰公社和青岛好花生公司三方合建的新型高油酸花生原种扩繁示范基地的栽培技术、营养管理和机械化生产等全产业链花生种植服务进行现场观摩。据悉,这是金丰公社聚集产业资源,助推花生产业发展的首次落地行动。

    节本又增效

    高油酸花生实地测产喜人 

    此次观摩会将前往高密市井沟镇的120亩“花育917”示范田进行现场测产。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河南省农科院院长张新友,山东省农科院院长万书波,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所长廖伯寿,全国农技推广中心油料处处长王积军等专家组成测产验收组,由张新友院士担任组长。

    根据国家农作物测产有关办法,随机抽查测定3个点,每点面积0.01亩,称量每点鲜果重,按折干率55%计算产量。经测算,平均小区鲜果重9.882公斤,平均株数63.333株,平均折干重5.435公斤,折合亩产543.49公斤。测产成绩喜人,得到现场观摩代表的一直好评。王积军表示,目前花生种植成本居高不下,高油酸花生种植能够做到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是良肥良种良法有效结合。

    产学研合作

    种出好花生

    据了解,油料作物的高油酸品种培育是当前国际聚焦的研究方向,花生的油酸含量高了,亚油酸含量就低了,榨出的油品质更好,而且抗酸败,更适宜于现代食品工业的需要。张新友介绍说,高油酸花生是一种优质花生,具有保质期长、抗氧化、耐储存等特点,重要的是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降低食用者的心血管病风险。同时,他坦言:“高油酸花生的推广有利于改善消费者的健康状况,提高花生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改变中国花生在国际市场的贸易地位。”

    为了加快国内花生品种的改良,全面提升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同时减少在种子上的成本投入,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承担构建了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这也是农业部和财政部共同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实践项目中重要的一部分。“花育917”就是该项目的重大成果之一,据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前首席科学家禹山林介绍,“花育917”株型匍匐,能实现连续开花,单株结实能力强、耐瘠薄、产量高。而运用精准设计的单粒稀播技术,用种量只有原来的1/3左右,有效节约种子成本200元以上。同时,配合科学施肥管理方案,“花育917”表现出良好的抗逆性。

    全方位服务

    助推产业全面升级    

    据悉,科学的施肥管理方案是“花育917”优质和高产的有效保证。由金丰公社联合金正大农科院花生研究所,针对“花育917”的生长特点和养分需求,通过设置不同肥料用量梯度试验,筛选和优化最佳施肥量,还根据当地磷元素有效性较低特点,特别推出含聚磷酸盐的肥料,保证了磷元素持续、有效的供应。从种植花生所需的拌种剂、土壤调理剂,到含聚磷酸盐的花生专用肥,再到不同功能的叶面肥,金正大专门为“花育917”定制的全程营养管理方案表现出良好的效果,亩产最高达569.8公斤,比农民习惯施肥增产14.8%。

    此次观摩会也引来了美国花生协会的首席执行官Bob Parker前来深入了解,他告诉记者,在美国约7000个花生种植户,人均种植面积为1400多亩,而据他了解,在中国则有2000万个花生种植户种植约8000万亩。从人均管理的土地面积、花生的单产量以及机械化的应用水平上看中国仍有很大差距,精准的现代化农业是中国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致力于“为农业创造无限可能”的金丰公社,正在朝着农业生产全方位服务体系的建设目标不断努力。金丰公社副总经理张祥告诉记者,除了花生全程营养管理方案外,金丰公社还联合青岛好花生公司合力推出花生全产业链种植管理模式。项目初期,在联合管理的200亩花生地,开展种肥药同播、植保飞防等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操作,运用专业服务团队提供测土配肥等农化服务,促进花生种植的规模化进程,保证高油酸花生的种植更为高效。

    据介绍,山东省花生研究所、金丰公社及青岛好花生公司的一整套资源共享协作,有望使新型高油酸花生在种子用量、播种方式、养分管理、植保管理、产量品质、深加工产品上实现新突破,推动新品种的科学规模种植,实现其产业应用和升级。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