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唤醒土壤灵性 恢复大地生命之春
——访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河北硅谷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宋福如
□《中国农资》记者 徐晓磊

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的国家,我们有能力、有智慧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用逆向思维、科技创新征服这一道世界难题,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领航者。 ——宋福如

    在向土壤盐碱化、酸化、板结,特别是土壤重金属污染宣战的过程中,硅谷利用有机硅新材料冲锋在治理土壤污染战斗的最前沿,并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面对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这个世界性难题,硅谷利用有机硅治理的奥妙何在?为此,《中国农资》记者在“提高耕地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科学用肥治理土壤污染高峰论坛”上采访了硅谷掌门人宋福如。

    《中国农资》记者:打造科技创新型企业,勇攀科技高峰,是硅谷人不懈的追求。硅谷40年始终致力于有机硅新材料的研发,请您谈谈和有机硅“打交道”的认识及其在探索应用中的感受?

    宋福如:21世纪,世界三大科技前沿是信息化、生命科学和新材料,没有新材料就没有工业革命。解决农业难题,也需要用新材料引领一场革命。有机硅材料是高分子化工最有生命力、无毒无害、用途广泛的新材料,世界上有机硅材料的产品已经有1万多种,中国目前只有1000多种。在我国已经把有机硅新材料用到航天、航空、工业、医疗、日常生活等领域,但是,在农业领域用途甚少。目前有机硅改性材料已经从高性能、多功能、复合化的方向走向各个领域。

    有机硅新材料神奇的效果,我有很深的体会。我国曾经因空气污染造成电力系统的输变电站、电力线路等设施在遇到阴雨、雾霾天气时大规模产生污闪、短路、停电事故。这是一场工业、生活的社会灾难,损失巨大。硅谷公司开发的有机硅防污闪涂料解决了这一难题,使用该产品可保持电力设备20年不发生短路停电事故,解决了电力系统每年因污闪事故造成上千亿元损失的问题。目前该产品已经出口十几个国家,占领了世界电力防污闪领域的制高点。

    有机硅改性材料应用到油田、钻井、勘探领域,也产生了神奇的效果。公司研发的有机硅抗高温、多功能钻井液增效剂,能够提高钻井速度30%,降低钻井综合成本20%,每年能为石油系统节约上百亿元的钻井成本。公司30多个有机硅系列产品,都是填补国内空白的产品,九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四个产品获得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称号。公司已成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中国农资》记者:有机硅在农业上的应用是硅谷人的又一大创举,请您谈谈有机硅新材料应用到农业上,在提高肥料利用率,恢复农产品原生态味道等方面都取得了哪些成绩?

    宋福如:为解决农业难题,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把有机硅改性材料与化肥原料结合,产生了高性能、多功能的神奇效果。它产生的亲土性,形成土壤的团粒结构,保持了肥料不流失,解决了土壤的板结;它产生的高强分散性,提高了农作物的增量吸收功能,把化肥利用率能提高到80%以上,叶面肥的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

    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不仅提高产量、创高产,还提高农产品品质,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种植小麦,亩产达到974公斤,创中国小麦高产纪录。

    与袁隆平院士合作的杂交水稻实验田,使用硅谷肥料,亩产达到1082.1公斤,创造了高纬度水稻单产世界最高纪录,今年预计亩产可达1200公斤。袁隆平院士给硅谷颁发了袁隆平农业科技奖并题词“硅谷肥料,中国创造”。

    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县,5万亩玉米使用硅谷肥料,实收亩产达1268公斤。

    河北省张家口市沽源县种植土豆,使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亩产达到10000公斤,亩增产4000公斤,单个土豆最大重达6.35公斤。

    在山东潍坊使用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种植大姜,亩产达到12000公斤,亩增产2000公斤,最大的大姜一个重达6公斤。

    江苏丰县使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种植山药,亩产达到7000公斤,亩增产2500公斤,最大的一根山药8公斤。

    云南玉溪市种植草莓使用了有机硅水溶缓释肥,3个草莓重量达500克并增加了2个甜度。

    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利用率提高,营养元素均衡,恢复了农产品原生态的味道,农产品密度增加10%左右,保鲜期增长,尤其经济作物产品在市场上价格提高20%以上,许多产品都成为订单生产。最近几天,陕西周至县1000亩猕猴桃使用硅谷肥料,客商到地头收购价每公斤8元,同等地块送到收购点每公斤才6.5元左右。

    《中国农资》记者:治理土壤污染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硅谷人又瞄准了通过有机硅新材料解决土壤盐渍化、酸化、板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等问题,请您谈谈这方面的情况?

    宋福如:目前,我国土壤的盐渍化、酸化、板结,特别是重金属的污染,已经比较严重,有的地区触目惊心,治理土壤污染已经是中国农业严峻的挑战。国家高度重视治理土壤污染,每年投入大量的专用资金。众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组织专题团队,千寻百觅,寻求治理土壤污染的灵丹妙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应该选择不同的方向,去解决难题,颠覆传统观念,勇闯自然科学的极限,是科技进步的顶层设计。

    实践证明,高性能、多功能的肥料,是我国化肥领域新的发展方向,特别是符合解决土壤污染的迫切需要,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发现有治理土壤污染的多功能肥料。我们经过20多年对有机硅材料的研究,发现有机硅有许多鲜为人知的特性。它是两性材料,有很高的表面活性,PPM级的使用都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有效地调节土壤酸碱性,能产生极强的分散性,它可以有憎水性,又可以有亲水性,它还能钝化重金属离子的活性。创新就是对事物的认识能够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才能产生挑战极限的成果。河北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十几年对治理土壤污染的研发,选择了用有机硅新材料合成世界唯一、中国首创的有机硅水溶缓释肥,形成一个多功能系列肥料新体系,研发了有机硅治理板结土壤活化剂肥料、有机硅治理盐碱土壤、酸性土壤调理剂肥料、有机硅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剂肥料,不仅大幅度增加了农产品产量,还提高农产品品质,特别是能有效地治理盐碱土壤、酸性土壤、板结土壤,尤其对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有特殊的效果。

    土壤污染最严重的是重金属的污染。有关文献报道,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已达3亿亩,国家对治理重金属污染已经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工作。有专家提出,至少需要3-5年才会有规律性结论。经过多年的研究,我们认为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尤其解决含镉大米,应该调整方向,特别是不应该再用有二次污染、影响农产品生长的石灰、天然矿产品去治理重金属污染,因为这些东西本身都不是绿色产品。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经过多年研究,摸索出解决大米含镉的研究方向,就是利用有机硅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剂肥料,恢复土壤平衡酸碱的能力,保持pH值稳定在7左右,钝化重金属镉的生物活性,减缓水稻对镉的吸收,从而确保稻米镉含量不超标。我们大家都知道,pH值是重金属镉污染的控制因素,pH值每减少一个单位,重金属镉的活性就会增加100倍左右,操作控制土壤的pH值,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条件。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十几年的研究,使用PPM级的有机硅活性剂与肥料结合,就能够操控土壤的pH值达到中性,不可思议,科学技术使人感慨万千。

    有机硅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钝化剂肥料,有强大的生根功能,让根系的总量能成倍的增加,而且根系的表面韧性增强,把游离的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留在根外的根基环境中,成为屏蔽重金属污染的第一道栅栏。

    有机硅治理重金属污染叶面阻断肥,抽穗前在叶面上喷施,能在一瞬间穿透蜡质层,被植物细胞迅速吸收,对重金属镉离子产生钝化,阻断镉离子向籽粒运输的通道。

    治理重金属污染,仍然是一道世界难题。日本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土壤重金属对农产品污染的国家,但是至今四十多年还没有找到绿色、环保、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来有效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我们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和消费国家,我们有能力、有智慧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用逆向思维、科技创新征服这一道世界难题,中国一定会成为世界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领航者。

    唤醒土壤的灵性,恢复大地生命之春,用肥料治理土壤污染,是硅谷农业科学研究院一个创新的思路。我们愿意与农业领域的朋友们愉快的合作,共同创造治理土壤污染的新成果,为推动我国农业持续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承担起历史的责任!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