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何江泉: 经销商与农民都是作物的“保姆”

□《中国农资》记者 焦自宣

    如果说新一代的农民叫做“新型农民”,那桂林市禾扬农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江泉就可以称之为“新型经销商”。从广西大学农学院毕业后,专业对口的何江泉便一头扎进了农资行业,这一做就是15年。这15年,何江泉对农资行业有了自己的认知:“经销商和农民其实都是农作物‘保姆’,经销商只要把作物照顾好,自然能和农民成为朋友。”

    营销没有捷径

    尽管专业对口,刚入行的何江泉也并非顺风顺水,变幻莫测的国家政策和鱼龙混杂的市场环境一度让他灰心丧气,而一些劣质产品影响了农民收成更让他懊恼不已。相较于刚入行时的意气风发、自信满满,此时的何江泉有些彷徨,他不禁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我难道真的不行么?”何江泉心里想。

    眼前的困难没有能够打到当时的何江泉,经过几天的思考,他认识到自己资历尚浅,而营销没有捷径,吃亏跌倒不可怕,爬起来认准方向,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就行了。他改变了自己的策略,不再急于求成,而是一方面对自身产品进行甄选,剔除那些假冒伪劣的劣质肥;另一方面,不再把农民当做客户,而是像朋友一样,常常还去地里面看看用了自家肥的农作物长势如何,如果长得不好,那必须得问清楚用的是哪种肥料,仿佛自家种的似的。

    除此之外,何江泉还搞了很多试验示范田。他坚信:营销没有捷径,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嘴皮子磨破都管用。他还说:“我们服务的对象是作物不是农民,作物不会说话,农民就是作物的代言人。想要农民接受产品,就得看效果,而效果如何是通过作物来表现的。产品好,长势自然旺,农民看了也就知道作物对产品满意了,农民也就满意了。”

    如此一来二去,何江泉的客户越来越多,他本人也练就了一双辨别产品优劣的火眼金睛。他说:“最准确的方法就是看产品是否登记、生产是否合格、含量是否达标。从外观判断较为复杂且不太准确,但含量太高,所含元素特别全,盲目吹嘘、花里胡哨的产品肯定有所夸大,或者就是假冒伪劣产品。元素多不一定好,作物需要的才是最好的。”

    凡事领先半步

    近两年,很多农民抱怨,现在用肥量逐年增加,效果却毫无起色,是不是肥料造假了?这一现象让他认识到:土壤出问题了。他认为,一些急功近利的企业或农民,生产和使用劣质肥料,加之过量使用化肥的不科学用肥习惯,对土壤造成了巨大伤害,现在土壤亟待修复,未来生物有机肥的市场将十分广阔。

    恰在此时,何江泉与雷邦斯结识,雷邦斯修复土壤的系列产品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且雷邦斯的本身产品质量过硬外,更代理有国外的一些产品。种种因素下,他动心了。“如中国传统中医理论一样,效果没有那么快,没有那么直接,却能根治病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正是我想要的。”他说。

    新品的推广非常困难,但十多年来,何江泉与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彼此之间沟通毫无障碍,思路也互相认同。他的客户相信他的眼光,相信跟着他能赚钱。对未来市场清晰地认知使得他凡事都能够领先别人半步,这也成就了他的今天。

    尽管效果来得没那么快,但良好的效果是时间不能够掩盖的。这得益于他进行的大量田间示范推广,他的成功并非偶然。对于未来,他表示,了解作物需求是最为重要的,未来要更加深入田间地头,做好作物的“保姆”。

3上一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