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2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从责任到梦想的跨越
——访江西开门子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董事长方秋保
□《中国农资》记者 魏 萌

“战略坚定,务实善变。”所谓“战略坚定”,就是指服务中国现代农业的梦想和初心永不改变;“务实善变”则是指,时代在变化,形势也在变化,公司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只需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形势,及时调整具体的战术。 ——方秋保

    走进“千年瓷都”景德镇,人们最先想到的或许是制作精美的瓷器。没有人会将这座山环水绕的历史文化名城,与焦炭、化肥联系在一起。然而长期生活在景德镇的人,对于景德镇市焦化工业集团一定都不会感到陌生。但许多人曾对这样一家生产焦炭、煤气的企业,为何会去生产化肥感到疑惑。近日,记者有幸来到景焦集团旗下的江西开门子肥业集团有限公司,就开门子肥业的前世今生、未来发展等问题,对其掌门人——方秋保进行了专访。

    临危受命  勇担重任

    初次与方秋保见面,并不是在他的办公室里,而是在一处风景秀丽的茶园边。那时,他正在考察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因为当天的工作安排得比较紧凑,所以一边考察,一边接受采访。在被问及一家生产焦炭和煤气的企业,为何会去生产化肥时,方秋保笑着回答说:“因为在生产煤气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种副产品——硫胺,它本身就是一种单质肥料。”

    原来,景焦集团在最初打造肥业板块的时候,仅仅是为了处理一种化工副产品。方秋保介绍说:“当时,作为氮肥的硫胺,在市场上并不好卖,所以我们又引进了磷、钾,将它做成了复合肥。最初,我们的硫胺产量只有1万吨,如今,开门子肥业已经做到了江西省第一,全国第七,在全国拥有4个全资子公司及生产基地,还有2个对外合作的基地,产能已经达到了近200万吨,每年各种肥料的实际产销量也已经达到了100多万吨,收入接近20亿元。”用方秋保的话来说,就是“一不小心”就把肥业板块给做大了,还成为了景焦集团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作为一家传统复合肥生产厂家,开门子在过去5年中所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对于方秋保来说,开门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从“呱呱坠地”到茁壮成长的每一步都有他的参与和见证。在一片茂密的树林下,方秋保陷入了回忆,他告诉记者:“2000年,景焦集团的前身——焦化煤气总厂,已经拥有23家大小不一的子公司,但是各个公司之间的产业关联度很低,其中,就包括效益、规模倒数第三的江西蓝天复合肥厂,也就是开门子肥业的前身。”

    方秋保介绍说,为了开创多元化发展格局,焦化煤气总厂将江西蓝天复合肥厂、江西岚山农药厂及景瑜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三家亏损严重、濒临破产的企业进行了资产重组,成立了景德镇市开门子农化有限公司。那时,三家企业的年亏损额达到数百万元,重组后的注册资本为900万元,其中仅有的450万流动资金,全部以库存形式兑现。

    当焦化集团的领导委命时任华锦蓝天玻璃制品厂经营厂长的方秋保为开门子肥业的负责人时,朋友立即告诫他:“那个地方去不得,11年换了8个厂长都没有任何起色,你可千万不要逞强!”方秋保的心里比谁都明白,这是一个相当棘手的烂摊子。“在我接管玻璃厂的3年后,玻璃瓶销售就达到了创纪录的20亿支,利润大概有1000多万。”方秋保表示,从一个如日中天的企业突然换到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他不可能没有过犹豫。但面对已经送达的委任状,方秋保深深感受到领导的信任和肩上责任的重大。

    “我不能让企业在我的手里倒闭!”方秋保自己也没意识到,正是最初的一份责任,彻底改变了他的命运。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扭转被动的经营局面,方秋保凭借破釜沉舟的决心,认真规划了“树立信心、整顿生产、清理问题、主抓销售、扩大市场”的“五步走”战略,并在生产销售一线与员工并肩作战。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开门子肥业当年便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2560万元,完成赢利200多万元。随后几年,开门子肥业的化肥产销量逐年攀升,进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放眼现代农业  绘制战略蓝图

    十几年前,开门子肥业对于方秋保来说是一份责任,而如今,这家企业承载着他服务中国农业的心愿与梦想。从责任到梦想的过程,既是开门子肥业快速发展的成长期,也是方秋保一系列战略布局的形成期。

    早在2009年,方秋保便认识到,如果就这样按部就班地只做化肥,总有一天会遇到瓶颈。于是,在他的积极部署下,开门子肥业投资3600万元,在贵州开阳成功收购了一座面积达2.8平方公里的磷矿山。通过钻探评估,这座矿山蕴藏的磷矿资产价值10亿元以上,为日后开门子从矿产品到磷化工产品再到复合肥产品的完整产业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国内化肥产能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方秋保再次感受到危机,他表示:“国家提出到2020年化肥总量要实现‘零增长’,对于复合肥行业来说,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整合的过程。我们肥料生产企业,一直是和农民打交道,与农业、农村也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在新的‘四个现代化’中,信息化与工业现代化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相比于其它产业,我国的农业很薄弱,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蕴藏着许多宝贵的机遇。”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门子肥业开始着手进入现代农业领域。方秋保认为,基于长期与农民、农村打交道的经验,开门子肥业对中国农业发展的现状非常熟悉。“在探索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离不开农业机械的现代化,特别是适合我们南方的实用农用机械。目前,我们研发量产了小型的粮食烘干机,一个批次能够烘干15吨、30吨的机型,这个机器普及得会比较快,以前农民主要是通过曝晒来烘干粮食,效率低还要时刻担心天气,我们生产的粮食烘干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接下来,我们瞄准的就是现代化的农用插秧机,因为机械插秧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以往的插秧机,并不适合南方的水田。像耕田、收割,现在基本上都能做到机械化,唯独插秧环节尚未实现,所以我们要研发生产适合南方水田使用的新型插秧机。”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要实现农业机械化。方秋保认为,农业机械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一个突破点。他说:“我在电视上看到一款农民自己设计的插秧机,与我们梦寐以求的新型插秧机不谋而合。”在方秋保的邀请下,这位农民参观了开门子的示范田,了解了景焦集团和开门子肥业的实力,于是带着三项重要的发明专利加入了开门子的农机研发团队。

    据了解,开门子农机装备公司已研发生产出适用于南北方不同地域的纯钵体苗水稻插秧机样机,并配合钵体育苗法,解决了以往机械沉陷以及毯式育苗与插秧机在南方水田中损伤秧苗根部,导致返青延缓的弊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技术空白。

    追逐梦想  永不止步

    梦想一旦启程,探索就会永不止步。方秋保认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首要目标,便是实现适度规模化种植。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未来,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大田标准机械化生产,主要代表模式有类似于美国大农业的北方旱田农业和类似于日本的南方水田农业;二是精致与个性化的家庭农场模式。其中,前者是未来化肥生产企业转型后的主要服务对象。

    正是基于上述判断,方秋保为开门子未来五年的发展做出了一个规划:以服务于现代农业为根本,以肥料制造为基础,以现代农机装备制造为突破,以粮食加工贸易为补充,重点是致力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事业。

    “战略坚定,务实善变。”谈到开门子的发展战略时,方秋保用这8个字诠释了他的人生智慧。他解释说,所谓“战略坚定”,就是指服务中国现代农业的梦想和初心永不改变,而“务实善变”则是指,时代在变化,形势也在变化,公司的发展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只需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形势,及时调整具体的战术。他表示,开门子将着力打造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平台,为农民提供测土配方、智能化育秧、插秧、统防统治、农机耕种、收储烘干、粮食加工贸易等全产业链服务,通过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整合上中下游资源,带动农业的转型升级,从而为中国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以及农业实现现代化贡献力量。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