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9月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土壤有机碳养分耗尽是土壤贫瘠化的主因


    碳占植物所需营养元素总量的50%以上,又是植物生命活动的能源。把碳与NPK排在统一序列(大量元素),是主次不分,导致肥料理论和造肥用肥技术的根本性错误。必须为碳正名确位:碳是植物的“基本元素”。

    碳是土壤肥力的缔造者和核心物质。土壤有机碳养分耗尽,导致土壤肥力衰竭,是土壤贫瘠化的主因。

    植物碳养分的存在形式是小分子水溶有机碳,其碳含量成为“有效碳”(EC)。

    CO2被叶片吸收光合转化成碳养分,是“主通道”,但必须耗能。小分子有机碳由根系吸收被植物直接利用,不耗能。“根吸通道”同步影响着“主通道”的转化效率。这就是“二通道说”。

    碳价是植物所需无机元素的“组合者”,共同形成有机物质。这种“组装”是按既定比例进行的,这就推导出“有机养分-无机养分”阴阳平衡的施肥原则:哪头多了,多余的不起作用;产量受少的那头所制约。

    据此又可推导出“土壤肥力阴阳平衡动态图”。该图在阴阳动态平衡的基础上揉进了植物养分“木桶原则”的内容。以水平方向弦段阴阳等长并相加代表产量,便能解析几乎所有施肥作业与产量的关系,这就成为“施肥数学模型”。

    碳养分是植物养分的母体,没有它无机养分无所作为。也就是说没有碳,化肥什么也不是。土地贫瘠化使农作物患了“缺碳病”,也就是严重营养不良症。这就造成低产和农产品质量低劣。缺碳病造成农业损失超过其他任何一种农业病害。

    土壤不是单纯的肥料贮存器和输送带,而是对肥料进行二次加工的“消化系统”。加工能力越强肥料被利用率就越高。在这个加工系统中,微生物是基础生产力。所以农民要以“养地”为己任,不要采取诸多愚蠢措施把耕地变成死土。

    微生物的主要能源是碳,小分子水溶有机碳是微生物能直接吸收的“婴儿奶粉”,而有机质中的碳基本不水溶,它仅仅是“碳库”,还有待微生物的分解和复杂的氧化还原作用,才能逐渐分解为碳养分。这就是有机碳肥于传统有机肥的区别。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