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江苏省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种养循环农业,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
种养循环助推有机肥替代。2016年,江苏省级财政投入2.3亿元,扶持358个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40个规模养殖场畜禽粪便有机肥加工和29个畜禽粪便处理中心设施建设,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开展。
创新装备助推有机肥替代。江苏省以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为技术依托,联合相关企业,成立有机固体废弃物协同创新研发中心和有机肥产业化联盟。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筛选出适合各类有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发酵菌剂,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翻抛机、搅拌机、筛分机等系列设备,形成了条垛式、槽式、厢式等发酵主体工艺和关键技术。目前,全省有机肥生产企业200多家,年推广应用有机类商品肥100万吨以上。
政策引领助推有机肥替代。为推进有机肥替代,江苏省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从2006年开始,持续对商品有机肥进行补贴,补贴标准为400元/吨。2007年起,实施绿肥种植以奖代补补贴,每亩补贴60—100元,补贴规模达到20万亩。全省已初步形成有机肥资源多元利用政策支持体系。2014年以来,江苏省整合相关项目资金,每年建设100个耕地质量提升综合示范区,集成推广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等技术,着力提升耕地内在质量。
绩效考核助推有机肥替代。2017年,江苏省制定了《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0年全省规模化养殖场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98%、化肥使用总量较2015年削减5个百分点、农药使用零增长、太湖一级保护区化肥农药削减20%的目标。将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耕地质量提升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对地方各级政府的考核指标,加强监督检查,层层压实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