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8月1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建立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农药是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与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息息相关。然而,农药又是现代农业的特殊投入品,其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存在着对社会、对自然有毒有害的负作用,对人畜、对生态环境具有更大的风险性。农药广泛使用、过度使用、长时期积累,使农药残留覆盖“水陆空”,成为农产品污染与质量不安全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重新思考农业技术、农业生产与环境的关系,还原绿色生态的农产品安全,成为农药行业值得深思的课题。

    行业发展迅猛

    近年来,我国农药发展迅猛,但也是这迅猛导致农药超标超范围使用的现象愈发严重,农残超标事件时有发生。在检测技术日益先进、限量标准逐步完善的今天,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成为重中之重的任务。

    据了解,GB 2763《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中提到:要规范市场监管,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绿色生产;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保障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利进行。随着国家对农药行业的重视,农业部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中也进行了职责转变——2009年前,卫生部负责制定食品卫生安全标准;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农业部负责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检测方法与规程的审查,提出农药残留标准计划,负责标准制定、归口和解释;2010年,农业部成立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成立,提出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框架。这些数据均有力证明了在农药发展逐渐壮大的今天,我国有关部门对农药残留、食品安全等方面进行严格把控,最大程度的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标准已取得初步成效

    目前,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已取得初步成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批委员会决定:保留GB2763作为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标准号,每两年更新一次,只更新年代号,标准号不变。农药残留体系从无标准到2012年规定了322种农药的2293项MRL,再到2016年规定了433种农药的4140项MRL;不仅如此,2015年,《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提出,农药残留标准体系建设正式开始;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的通知》中提出,实施加快完善我国农药残留标准体系的工作方案(2015-2020年),新制定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兽药残留标准100项、农业行业标准300项。

    《方案》的提出,需要做的任务有:一是转化CAC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702项(CAC是指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标准是公认的食品安全国际标准),其中植物源产品中限量标准1673项,动物源产品中限量标准753项,饲料中限量标准276项。二是新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3987项,其中已批准使用但尚未制定限量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750项;蔬菜水果和特色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000项。三是启动制定进口农产品的残留限量标准200项。四是制定“一律”限量标准500项。五是制定禁限用农药残留限量标准510项。六是制定CAC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5项。七是制定我国创制农药的CAC残留限量标准2项。八是完成458项检测方法标准清理整合和制定。九是建立农药残留标准制定的基础技术规范7项。

    目前,《方案》正逐步完成CAC标准转化任务。预计在2018年,基本完成蔬菜等特色作用限量制定任务,实现与香港的《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对接;2019年,完成检测方法整合,建立与限量配套的检测方法体系;2020年,完成2项我国创制农药的CAC残留限量标准数据提交。

    标准亟待进一步完善

    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残留检测研究所梁林表示,我国农药残留标准的制定对行业未来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制定过程中也将遇到很多问题,例如农药登记与残留标准制定不同步;标准制定的技术规范有待进一步补充完善;标准制定的基础数据缺乏或尚待完善;农药的ADI;食品加工数据;动物饲喂数据;我国居民膳食等;缺少系统完善的残留检测方法;标准制定工作与农业进出口贸易的结合力度不够等。这些存在的问题都是日后制定标准过程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

    2016年7月2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组审议现场讲到,目前农兽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制定、实施上有了明显进步,可是仍然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标准数量仍然偏少,一些农产品还存在着标准缺失的问题,特别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大差距。二是标准的使用率不高。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分散,现在有2.3亿农户,农产品生产经营分散,农产品市场优质优价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就是说好东西、达标的东西也不见得能卖出好价,农民实施按标准生产缺乏有效激励。

    如今,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已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内容。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远离农药残留,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已成为行业共同的目标。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