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上一篇 2017年8月1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潘新华:背靠大树好乘凉

□《中国农资》记者 韩 玮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对于新疆昌吉州地鑫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潘新华来说,从事农资的这十几年如白驹过隙。尽管时光匆匆,但回忆起往事,依然是历历在目。

    昌吉州奇台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段天山北麓,全县辖6个镇、9个乡、11个居民委员会、388个村民小组。气候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干燥少雨,农区年平均气温为4.7℃。潘新华的公司就扎根于此。

    初心不改

    奇台县是新疆的农业大县。种植业优势突出。全县有宜农土地近250万亩,可耕地15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麦、亚麻、甜菜、豆类、打瓜、葵花等,农作物品质好、产量高,良种覆盖率达到86%,已建成优质小麦、大麦、甜菜、亚麻基地,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粮食生产百强县。

    或许是由于学生物出身的缘故,2001年,刚刚踏入肥料行业的潘新华没有选择当时市场成熟度较高的化肥市场,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刚刚兴起的微生物肥市场。但在当时,由于是新兴事物,且价格高昂,微生物肥的推广困难重重,农户普遍难以接受,最初的几年销量并不理想。但潘新华内心笃定,微生物肥料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她为了宣传微生物肥料知识,主动下地帮助农户干农活,希望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农户用肥的观念。后来她又将有机肥的销售纳入进来,虽然依旧销量不佳,但在积年累月的宣传中,当地农户的观念也在慢慢转变着。她在微生物肥方面的超前意识,以及她坚持初心的态度,都为她与根力多的结缘埋下了伏笔。

    一见如故

    潘新华与根力多的相识是在2015年的秋天。根力多股份“无机+有机+微生物”的掺混肥产品让她眼前一亮,在当年8月份的农博会上,她认真听完根力多股份副总经理燕国胜博士关于微生物肥料及土壤修复的相关课程后,深受启发,感觉自己终于找到了突破口。虽然当时用肥季已经过去,但她还是向根力多订购了80吨产品,向企业表示了自己最大的诚意。与此同时,潘新华开始筹备她的第一场根力多宣讲会。她花了一个月时间,挨家挨户去拜访,去做零售商的工作,承诺所有培训及后期观摩会的费用都由自己负责,只希望尽可能地让更多的农户能够来听课学习,能够认识到根力多的好产品。在潘新华的不懈努力及各零售商的配合下,宣讲会如期举行,400多人的会场座无虚席。通过这次会议,从农户到零售商都对根力多的产品有了深入的了解,建立了信心。不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打响“第一枪”后,潘新华在第二年的小麦用肥季开始了大面积的推广,组织当地农户搞示范田,开观摩会,让大家亲眼见证根力多微生物肥料的效果。连续三个月的时间,每天都要到田间地头组织观摩会,她还制作了课件,亲自为农户培训。无论人数多少,都孜孜不倦地为到场农户介绍根力多产品的特点和用法,同时也将土壤改良的知识传授给农户们。有时一天要开三四场会,说到口干舌燥,也乐此不疲。努力终究会有回报,2016年,潘新华的公司销售根力多各类微生物肥料1000多吨。有了前一年良好的铺垫,她更是干劲十足, 2017年的销量已达2200吨。

    真情流露

    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根力多股份核心经销商峰会上,潘新华热情洋溢地同到场嘉宾分享她与根力多的点点滴滴。“虽然我接触根力多的产品只有短短两年时间,但是我非常认同根力多的企业价值观和营销理念。”她激动地说:“许多经销商跟我一样,都是在不断的徘徊、不断的选择中摸索前进的,但在目前肥料行业的转型阶段,我们一定要选择优秀的品牌,可靠的产品,正所谓‘背靠大树好乘凉’。”

    短短两年时间,凭借其个人的勤奋与坚持,依托根力多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潘新华的农资事业已经步入了“快车道”。

3上一篇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