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拜耳发布第二季度中期报告。尽管作物科学业务有所下滑,2017年第二季度拜耳集团的业绩与去年保持持平。
2017年第二季度,拜耳集团销售额增长3%,至121.93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118.33亿欧元)。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销售额增长1.9%。生命科学业务销售额达87.14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88.58亿欧元),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同比下降2.8%。集团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30.56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30.54亿欧元),与上年同期保持持平(增长0.1%)。息税前利润为21.51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21.38亿欧元),也与去年同期持平(增长0.6%),包括净特殊费用2.05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1.04亿欧元)。这主要归因于处方药业务细分市场的价值调整、与收购孟山都相关的费用以及与效率改善计划相关的费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前利润增长5.1%,达到23.56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22.42亿欧元)净收益下降11.3%,至12.24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13.8亿欧元),每股核心收益(总额)增长16.2%,达到1.4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1.67欧元)。持续运营的每股核心收益下降12.6%,至1.81欧元(2.07欧元)。主要归因于拜耳对科思创权益的减少,以及2016年11月发行强制性可转换票据后股票数量的增加。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总额)增长16.7%,达到23.13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19.82亿欧元)。自2017年3月31日至第二季度末,拜耳集团财务负债净额下降10亿欧元至94亿欧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入和积极的货币影响抵消了股息支付的流出。集团从出售科思创股份获得约10亿欧元的收益。
农业业务(作物科学)第二季度销售额下滑15.8%(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达到21.63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25.18亿欧元)。“主要原因是大幅增加了准备金,应对巴西作物保护产品退货,”保曼表示。在收获季结束时,公司在定期盘点库存时发现巴西市场渠道存货量高,必须采取措施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渠道库存高是由虫害和真菌感染大幅减少,造成需求减少,因而分销商的货物库存居高不下。除去巴西销售额下降4.28亿欧元的因素,作物科学业务经货币调整后同比实现了轻微增长。北美销售额增加了5%(经汇率调整),而欧洲/中东/非洲销售与去年保持同一水平(经汇率调整:减少0.2%)。在亚太地区,销售额下降2%(经汇率调整)。
作物保护业务中,销售额全面下滑,特别是杀菌剂降幅高达40.2%(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杀虫剂销售额下滑16.9%(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种子处理销售额同比下降6.3%(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而除草剂业务回落6.0%(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相比而言,种子销售(包括性状业务)上升4.6%(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环境科学业务实现了业绩增长,销售额飙升20.6%(经汇率与资产组合调整后),部分增长来自向收购公司交付消费者业务产品。
作物科学事业部不计特殊项目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下降了52.2%,达到3.17亿欧元(2016年第二季度:6.63亿欧元),特别是巴西的状况抵消利润总金额高达3.55亿欧元。这一数字包括产品退货准备金1.73亿欧元,应收款项中确认的减值损失5300万欧元和存货冲销5600万欧元,以及其他影响7300万欧元。不计巴西业务,收入实现了同比轻微增长。
考虑到目前的业务情况和汇率变化,拜耳调整了2017财年的前景预测。公司现预计拜耳集团的销售额增长超过490亿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