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天脊化肥:叫响品牌造福农民 保护品牌福报农民

□ 通讯员 王爱军

薛广振(左一)在示范园里回访农民。

    近日,天脊集团将原有供销公司进行拆分,成立销售公司和采供中心,同时成立研发中心。这一机制变革成为天脊集团内部改革重重的一笔。其发出的信号,就是归口高效集管、发力市场营销、延伸产品研发、叫响天脊品牌、保护天脊品牌、精准服务农民、福报农民增收。

    市场营销是天脊集团运营头等大事、重中之重,必须有非常的思维,确定非常的出路。公司上下紧紧围绕“精精致致做产品,规规范范做市场,真真切切做服务,实实在在见效益”这一中心,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用改革创新手段深耕市场、助力市场、激活市场、服务市场。

    天脊集团坚定不移地走差异化营销。天脊集团拥有国内最早也是目前唯一一套全套国外引进的硝酸磷肥装置。因产品差异化品质独特优势,形成了从土壤修复到养分供给的作物全程营养解决套餐,充分体现了天脊系列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提升了天脊化肥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

    天脊集团坚定不移地走网络化辐射营销。天脊集团独特的网络营销,成为全国化肥行业的先导和典范。在具体操作中,统一并网销售,统一市场区域,统一销售模式,统一计划发运,统一价格体系,统一结算方式,使天脊产品在各地区销售中形成合力、井然有序、高效快捷。

    天脊集团坚定不移地走服务型营销。全体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服务、服务、再服务”的服务理念,真正做到产品到哪里、服务就到哪里,哪里有天脊化肥销售、哪里施用天脊化肥,农化服务战场就在哪里。同时,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建立农民客户信息平台,及时收集种植规模、使用品种、使用数量等相关信息;天脊化肥微信公众号上线,整合市场聘用专家、农化骨干、科研院校等社会资源进行线上交流服务,分享全国区域内种植示范、现场观摩、科技论坛等成功案例,形成线上、线下分享互动,针对性开展农化服务,实现无缝对接、零距离服务。

    天脊集团坚定不移地走技术营销。天脊集团以提高销售人员整体素质、提升营销系统战斗力为出发点,花大力气专业培训销售人员,分片区对公司销售人员、经销商业务人员及渠道其他成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营销团队的市场运作能力和市场盈利能力。同时,加快销售队伍建设,每年招聘农学专业大学生30人进入农化队伍,然后向销售输送,力争5年内形成300人的销售队伍,具备年销售120万吨的销售能力。此外,创新销售激励机制,实行片区负责人承包、费用包干、销量完全提成制;加大销售团队奖惩力度,根据业绩,拉大差距,传统市场一律实行销售提成奖励方法;对所有人员和市场实行四选:公司选办事处主任,办事处主任选市场(以竞标量大小竞争上岗),办事处主任选业务人员,业务人员选办事处主任,形成多项选择、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进一步激活市场。

    代理商声音

    我已把自己作为一名天脊荣誉职工

 ——访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代理商薛广振

    “天脊从不忽悠人,天脊产品质量好,天脊人好,再加上天脊诚信经营,值得我们信任,值得农民信任。我一辈子选择天脊,心里踏实,无怨无悔……”57岁的魏县代理商薛广振,在对话中显得激动和富有感情。他说,这是20多年经营天脊化肥最大体会和最深感受。

    薛广振的公司叫魏县富田农资,寓意“富满魏县、富足农民、富裕田地”。“诚信是金”四字牌匾在其办公室格外显眼,这是他经营农资高悬的利剑和良心的承诺。

    “假化肥伤天害理,劣质肥以次充好,坑农民良心何在?”薛广振谈到“假化肥、劣质肥”满脸愤怒。“不忘初心、福报魏县、造福农民”是他这辈子经营天脊优质化肥对百姓的兑现,也是农资人的担当。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时,在农资公司工作的薛广振就知道“天脊化肥”。随着农资系统体制变革实行承包经营,1997年春天,薛广振从魏县辗转来到厂里,那一刻他就坚定信心经营天脊化肥。直至今日,与天脊牵手整整20年,他拍着胸脯说:“选择一个化肥好品牌,对每一位农资人来讲至关重要。时间是最好的证明,与天脊风雨同舟,20年的选择没有错,20年的感情不能丢,天脊是一辈子好朋友。”

    为何坚定选择天脊化肥?薛广振说,“天脊品牌、中国品质、始终如一、良心制造”所隐藏的丰富内涵,正是自己永不动摇的信心和决心。天脊高品质化肥给魏县老百姓带来了高品质作物,他们种植的大田作物、经济作物增产增收,体现的正是品质优势,这是其它化肥无法比拟的。再加上农民回厂参观亲眼目睹天脊肥的生产流程,连连赞叹。现在,魏县老百姓买化肥首选天脊肥,越来越认可、信赖天脊肥。薛广振说,忠实用户越来越多是自己诚信经营天脊肥的最大动力。

    市场变化无常,市场有喜有忧。谈到今年的销售,薛广振脸上笑容增多,可以感觉到他的业绩还不错。探其深问,薛广振说,截至6月底,销售天脊肥3800吨,比去年同期多销1000多吨。在今年市场不乐观的情况下,这个成绩的确来之不易,酸了、苦了、笑了都经过。

    化肥销量提高,采取了哪些措施?薛广振伸出三个指头:“回厂参观、试验示范、跟踪服务,这是取胜关键‘三部曲’。同时在天脊邯郸办事处共同努力下,进一步加强市场网络管控、天脊专营店建设、服务服务再服务农民。”

    薛广振说,今年1200位种田大户、种田能手回天脊参观,其辐射效应带来的效果非常明显,助力了天脊肥在魏县市场的回暖;从天脊厂里参观培训回来后,我们再进一步培训,然后通过试验示范,一带十、十带百,激活了市场,喊响了品牌。此外,将服务挺在销售前,对农民服务从课堂培训到田间指导、跟踪回访,农民一致叫好。

    “虽然我不是天脊在编职工,但20多年的交情,我已把自己作为一名天脊荣誉职工。忠诚天脊、感恩天脊、信仰天脊,这既是我的坐标,更是我的行动。”对话中,薛广振掏出了20年的心里话,与天脊一起奋斗、携手前行。

    农户声音    

    梨农袁作臣:感谢天脊化肥帮俺致富

    袁作臣,河北省邯郸市魏县东代固乡罗庄村一名梨农。

    今年59岁的袁作臣,见他时穿着二股筋的白背心,正在梨树地里干活。晒黑的皮肤、满脸的笑容、热情的招呼,看上去就是一位忠厚、朴实、勤劳的种植高手。 

    “天脊化肥好!没说的。”施用了20年天脊化肥的袁作臣连连竖起手指点赞。他说,除了梨树,家里还种有玉米、小麦,每年的收成都不错,玉米亩产在1800斤左右,小麦亩产在1400斤左右。特别是梨,品质好,口感好,水大皮薄个不小,增产增收效益好。

    交谈中,袁作臣反复说的话语中一直在感谢天脊,因为20年来天脊化肥让他家日子越过越顺、越过越好。袁作臣把烟一掐,讲起了他家令人自豪和羡慕的故事:儿子大学毕业后就顺利考上了上海公务员,女儿刚刚大学毕业准备考研。袁作臣深有体会地说,作为背朝黄土脸朝地农民,供出子女上大学,真的不容易。子女上大学的费用全靠家里的20亩土地。他一边说一边扳起手指头算起了经济账:“就拿梨树来说吧,一亩产量在7000斤,收入净挣在1万元左右,每年在梨的收成上大约6万元。再加上玉米和小麦的收入,供孩子上大学就感觉有些轻松。但他一直强调,这个产量和收成,前提是必须施用天脊化肥。前几年在他家梨树地里做过个试验,用天脊化肥与其它化肥对比,天脊化肥每亩带来的收入比其它化肥至少多挣2000元左右。还有就是用天脊化肥长出梨的好品质,其它化肥没办法比。

    “你说,我该不该感谢天脊生产的好化肥……”袁作臣说,农民最讲良心,农民种地就盼有个好收成,好收成就必须有好化肥。假如用上劣质化肥那就惨了,不用说供孩子上大学,全家生活都让人犯愁。

    袁作臣还说他已去厂里参观3次,每次看见高大的生产装置、看见传送带上源源不断产出的好化肥,心情特别激动,真正感受到天脊化肥良心制造、天脊化肥一心为农。

    蒜农杨洪润:好收成关键是用上了好肥料

    杨洪润,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营镇乡东营村一名蒜农。

    “东营村被称为蒜种之村,全村88%的耕地面积就是种蒜。”杨洪润手指着村路两旁村民家门口堆放的大蒜说,天脊化肥品质就是好,蒜头大,蒜瓣饱,产量高,摆在蒜农面前就是实实在在的好收益。

    杨洪润按照农化专家指导的施肥方法,主动搞起“天脊化肥大蒜示范田”。他说,1亩收获大蒜3200斤,减去前期投入,今年1亩能挣到5000多元。这个好收成关键是用上了天脊好化肥。

    杨洪润是个有心人,他把天脊化肥示范田大蒜收成与其它化肥对比,天脊化肥好品质带来的是大蒜品质好、亩产高、销得快,其它化肥显得有一定差距。

    通过天脊化肥对大蒜的成功示范,好消息一传十、十传百,邻居、亲戚、朋友都来找杨洪润“取经”。杨洪润给大家积极推荐天脊化肥,以他的示范效应讲起了天脊化肥增产增收的故事。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