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芒果种植发展迅速、经济价值高,随着科研机构、农资企业等在芒果新品种、新技术上的逐步助力,芒果产量和品质上有较大提升,产业逐步迈入快速发展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在芒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芒果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7月19-21日,由中国热带作物学会指导,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7年全国芒果产业技术培训班在四川成都召开。出席此次培训班的芒果领域专家、学者与来自海南、云南、广东、广西、四川五省区近300名芒果种植大户汇聚一堂,围绕我国芒果产业发展现状、现代芒果园发展方向、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芒果上的应用以及从收购标准探讨芒果产业转型等话题,聚焦芒果产业发展痛点,共商芒果产业发展大计。
同时,在大家的共同呼吁下,会上成立了全国芒果种植联盟,以求为芒果产业链搭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助推芒果产业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
选对品种是芒果丰产稳产重要前提
资料显示,世界芒果主要分布在北纬30度到南纬30度之间100多个国家,共有近2000个品种,其中商品化栽培品种50多个,栽培品种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商业化栽培品种最多的国家是美国,中国栽培品种有200多个。世界芒果平均单产543.7公斤/亩,中国为649.9公斤/亩。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我国完成了“十三五”芒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芒果产区进一步向优势区域集中,品种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到2020年,预计我国芒果生产面积近400万亩,总产量可达到280万吨,平均单产可达700公斤/亩,面积和产量进入世界前5位。商品果率提高到90%以上,优良品种率达到98%以上,采后商品处理率提高到80%以上。
据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品种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高爱平介绍,近10年来我国芒果面积持续扩大,其中2007年全国种植面积172.65万亩,至2016年全国芒果种植面积达到344.70万亩,面积增加近1倍,增长幅度达99.65%。与面积相一致,其中2007年全国总产量84.68万吨,至2016年全国 总产量达到158.24万吨,增长幅度达86.86%。
“不同芒果品种,价格天壤之别,选对芒果品种,对种植户意义重大。”高爱平指出,衡量一个芒果品种优劣,最基本的标准是丰产、稳产,对于栽培管理水平较高的种植户,可以进一步关注芒果品种的品质,甜酸适度、肉质滑腻、香味浓郁、维生素C含量高等属于优质芒果。除此之外,抗病虫抗性强、果实大小适中、果皮色泽均匀、货架期长等也是优质芒果品种的表现,当然,一个好的芒果品种不可能涵盖全部优点,只需达到一两点就算优质。
“优良品种可以振兴一个产业。”对于芒果品种发展趋势预测,高爱平认为,要实现芒果种植丰产、稳产、优质、抗力性强,一是要适应区域性发展;二是要加快更新步伐,促进可持续发展;三是满足高产栽培方式对品种的需求;四是满足不同生态区域对于品质的需求;五是降低农业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综合技术服务让芒果种植者安心省心
在芒果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也存在急需解决的问题。生产者对产业信息认识少,导致盲目跟风种植,技术脱节;盲目追求早果、过度透支树体营养,使得树体早衰;管理水平差,树体衰弱,产量极低、品质差;露水斑、流胶病、角斑病等高发,造成绝收,甚至毁园;对市场信息不了解,导致收入大幅降低……
“芒果露水斑病确定是一种真菌性病害,而且露水斑病只为害芒果表皮,不侵染果肉,这为防治露水斑提供新的思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贺认为,可以通过改善果面外观,掩饰露水斑的痕迹,从而减小露水斑病造成的影响,提高芒果商品价值的目的。“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八字方针,张贺还提出了芒果露水斑病的监测方法,在芒果果实发育中后期易感病,在大雾、重露、雨后是关键的监测时机,果实发病率达3%,就要采取化学防治措施。
“轻简省力化栽培是现代果园的发展方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所副研究员王松标指出,以芒果为例,国内普遍采用精细化修剪,高强度的修剪费工费时,而国外采用机械粗放式修剪同样能达到高产。他建议,对芒果进行修剪时可先大枝后小枝,多动锯,少动剪。先锯除影响采光的徒长直立枝,交叉重叠枝,再外围枝组低强度回缩修剪,不在一些小枝的去留等枝节问题上耗功夫。
对此,国光股份总经理颜亚奇表示,此次培训会我们不光邀请到了中国热带学会的专家、学者,还邀请到了芒果收购企业代表,国光要做的就是把产、供、销各个环节的资源集中在联盟平台之内,帮助芒果种植户实现增产增收。另据介绍,除了此次芒果技术培训会,国光股份近年来还在花椒、猕猴桃、荔枝等经济作物上举办多场技术培训会,并成立专门的作物技术部门,培养了600多人的技术团队,服务全国经济作物种植户,这表明了国光股份重点做综合技术服务的战略决心。从生理调控到作物营养、抗逆保护,国光日益丰富的产品线成为这一战略的保障。
植调剂推广应用
需要加强监管和科普
“病、虫、草、肥、调”是芒果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芒果调控的难点在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国光股份作物技术部作物经理赵孙才认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量、使用时期、使用方法等都会影响到最终药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已经成为现代农业的刚性需求,不可代替。”国光股份产品部部长邹涛介绍,芒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各个时期均受到植物激素的控制。植物生长调节在控制芒果新梢萌发、生长、调花催花、保果膨果、疏花疏果、增甜着色、提高抗性等方面显示出重要的调控作用。
他介绍说,近年来,随着种植者对植物激素生理作用的深入了解和尝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日渐得到重视,在早中熟芒果产区和晚熟芒果产区已经开始大量应用调节剂,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已成为芒果生产技术的关键技术。但从生产企业研发角度看,植物生长调节剂登记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和药效试验,时间长,费用高,造成新成分、新配方和小宗作物的登记很少。目前,国光股份登记调节剂原药16个、制剂产品31个,共计47个,是国内登记调节剂数量最多的企业。另据邹涛透露,如今市面上充斥着“三无”植物生长调节剂产品,比如在一些区域被芒果种植户奉为神药的“白粉”,以及不少厂家为躲避市场监管,在叶面肥中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以肥代药,破坏了市场。这种现象直接导致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妖魔化,甚至部分地方盲目禁用,对正规厂家的影响巨大。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发展现代农业、提质增效的有力科技武器。只不过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时间、浓度、位置、使用方法,技术要求很高,在种植过程中,对植物生长调节剂要正视问题,创新引领,规范管理,科学应用。”对此,与会专家认为,当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社会认知度和科普宣传还不够,对其不正确的认识影响了行业的发展。对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要有信心,要加强宣传,引导公众正确认知和了解植调剂,同时要加强应用技术的普及,使其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