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篇4 2017年7月28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新起点 新征程 新格局
中农金瑞探索运营新模式实现转型升级

《中国农资》记者 陈元邦

    为了实现系列化产品布局,提升品牌综合盈利能力,探索品牌全系运营中心模式。日前,新乐中农金瑞肥业有限公司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正定县召开了“中农金瑞2017有机无机财富高峰论坛暨二期投产庆典”。会上,中农金瑞除了推介公司差异化高端产品“多酶金”和“年年福”,还和全国的400多位合作伙伴共同商讨新形势下县级销售网络的运营模式改造和探索,并对我国未来的有机肥产业发展进行了展望。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业生产资料局副巡视员、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秘书长、有机肥分会理事长符纯华,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节水处处长杜森,中农金瑞总经理王文清以及河北省农业开发办公室、新乐市农业开发办公室等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

    新起点:全系产品角逐肥料市场

    此次会议上重点推介的两款有机无机长效稳定肥料,是中农金瑞实现系列化产品布局,以全系产品角逐肥料市场的新起点。王文清认为,从我国的农业现状来看,农耕土地有机质需大幅度提升、零增长行动方案要求肥料实现减量增效、消费者对绿色、有机农产品需求日益旺盛以及“土十条”等行业政策带来的机遇等多重背景下,有机肥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商品有机肥的需求快速增长已经是大势所趋。为此,大力推广有机无机产品既顺应了市场需求也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我们并不单纯地只做有机肥产品,在目前来看,单纯使用有机肥给土壤补充有机质是一项长期工作,土壤改良的时间较长,为了满足农户对产品快速见效的需求,有机无机复混肥在当年见效的条件下满足了土壤有机质补充的持续。”王文清说。

    符纯华在会上就我国有机肥行业多年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他表示,我国有机肥在肥料中的比重从1980年代的80%持续滑落到现在的20%,有26%的耕地土壤中的有机质小于1%,有机碳小于1%的耕地占44.8%,由此看来我国有机肥行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政策的支持下我国有机肥行业也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就目前来看整体行业也存在诸多发展难题,譬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产品及服务创新力度不够,企业间缺乏凝聚力,有机肥推广和使用比例较低,市场监管不严等。对此,符纯华建议有机肥生产技术需要创新升级;有机无机融合发展是未来作物营养均衡施用的技术方向;大力研发并推广农业废弃物处理技术,着力推进畜禽粪便、秸杆等有机资源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大力推广优质品牌有机肥,弘扬正能量。

    新征程:立体打造县级运营服务中心

    会上,中农金瑞和现场的400多位合作伙伴共同商讨新形势下区域运营中心品牌全系运作模式(全系即全系产品,包括尿素、二铵、复合肥、有机肥、冲施肥),并就中农金瑞的全力扶持千吨县市场,立体打造“中农金瑞县级运营服务中心”项目的发展进行阐述和探讨。

    中农金瑞提出的县级销售网络运营模式是什么?据中农金瑞的负责人介绍,随着生产线的完善和产能的日益提升,中农金瑞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为此中农金瑞希望在全国范围内寻找“志同道合,理念一致”的合作伙伴,提供功能性全系肥料产品。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农金瑞将和合作伙伴一同打造“中农金瑞县级运营服务中心”,提供从产品一袋一码防串货、红包互动、质量可追溯到店面改造、服务升级,再到线上农技服务、线下与农户积极互动的全方位农化服务。做到从产品组合到农服组合,再到产品与农服的融合,整合出适应本地市场,盈利能力最大的套餐产品,形成新的盈利点。

    王文清认为,当前是国家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面对着整体经济下行、安全环保生产、肥料减量施用、市场竞争白热化等多重压力,农资销售越来越难,更需要品牌、效果、农化服务的全面提升保持市场竞争优势。不可避免的是,一些生产企业和大的流通商为了保证成本和利润空间,销售渠道不断下沉,在转型升级新时期县一级的经销商们面临着经营困境。王文清还向合作伙伴们表示,中农金瑞的合作方式不是取代县级经销商,而是要改造县级经销商为中农金瑞的县级运营服务中心,推出品牌全系运营模式就是搭建一个不一样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逐步融入中农集团的农服公司,形成合作伙伴组织地、组织人,平台替合作伙伴搞农化、搞推广,共同应对市场难题。“我们的产品能做到中国一流,功能性产品可以和任何品牌包括进口货进行PK,而我们的服务借助于中农集团专业权威的农服团队,更加专业和全面。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让肥料回归它的本质,少些营销、少些概念、多些服务、多些效果。”王文清说。

下一篇4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