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  新闻热线 010-63702122 放大 缩小 默认  
返回版面  
  版面导航

海藻酸磷酸二铵:让传统二铵增效 助企业加速转型
——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袁亮博士
□ 《中国农资》记者 高 远

    近日,开磷集团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在开磷贵阳总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合成立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开发作物专用增值磷铵新产品,共同参与起草制定含海藻酸磷铵、含腐植酸磷铵化工行业标准,开展海藻酸磷铵新产品在东北玉米、华北小麦和玉米、新疆棉花等作物上进行网络化试验示范。

    含海藻酸磷铵是依托开磷独有的优质磷矿资源和中国农科院新型肥料创新专家团队化肥增值技术,将磷铵专用发酵海藻液肥料增效载体与开磷本色二铵科学配伍,形成的高效增值磷铵新产品。这款新产品有哪些独到之处?又将给市场带来怎样的波动?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袁亮博士。

    新品依托优质磷矿资源

    《中国农资》记者:海藻酸类产品的研发原理是什么?开磷的这款新品,同一般海藻酸类产品相比,有何优势?

    袁亮:开磷海藻酸磷酸二铵是将高生物活性的海藻酸增效剂与磷铵工艺科学配伍,生产的增值磷铵新产品,其中的活性成分可作为有机营养被作物直接吸收,并可通过综合调节“肥料-土壤-作物”系统,优化化肥与“作物-土壤”的关系,实现肥料的功能化及多元化,具有增效肥料、改良土壤、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多方面的作用,而且安全环保,适用于各种作物和土壤,从而可减少化肥用量10%-20%。

    所使用的海藻酸肥料增效剂以海藻(野生海带)为主要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的方法制备,其中含有丰富的海藻酸、吲哚乙酸、赤霉素、萘乙酸等有机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可降低土壤pH 0.1-0.3个单位,起到减缓磷肥固定,活化土壤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作用;可以起到抗旱、抗盐碱渗透、耐寒、杀菌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作用。

    原理可概括为:一是海藻增效,发酵海藻酸配合优质磷铵,“有机+无机”,活化增效二合一。二是控氮活磷,海藻酸具有延缓氮素释放,减少磷素固定,促进氮、磷同步吸收,大幅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活化促根,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与利用。四是增产提质,发酵海藻与磷铵工艺科学配伍,有效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对植物营养、生殖生长双向调节,提高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病等抗逆能力。

    海藻酸磷酸二铵是依托开磷得天独厚的优质磷矿资源,采用自主创新工艺制造,融合中国农科院新型肥料创新专家团队化肥增值技术,将磷铵专用发酵海藻酸液肥料增效载体与开磷本色精品磷铵科学配伍,形成的增值磷铵新产品,不添加任何着色剂,走本色精品、绿色发展之路。新产品具有以下技术优势:一是采用发酵海藻酸螯合高效磷铵自主创新工艺制造;二是有中国农科院新型肥料创新团队技术引领;三是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酵海藻酸增效技术支持;四是《海藻酸磷铵》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单位;五是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成果转化;六是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发的“发酵海藻液肥料增效剂及生产方法与用途”国家发明专利技术支撑。

    新品将在六大农业区推广

    《中国农资》记者:在研发和应用阶段,开磷海藻酸二铵产品确定了价格定位了吗?这款新品主要适用于哪些区域和作物?

    袁亮:根据各地气候、土壤、种植制度等农业条件,重点以我国六大农业区(东北、黄淮、西北和西部、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主要农作物为主线进行推广。适合的作物如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棉花、油菜、甘蔗、苹果、蜜柚、柑橘等。

    开磷海藻酸二铵是基础性肥料磷酸二铵的升级产品,围绕“作物专用”理念,开发系列作物专用海藻酸磷铵产品,定位不局限于高端或低端,而是适合的就是最好的。保证在种植大田和经济作物都有很好施用效果,农户都能使用这款新产品,正如广告语所说:“开磷海藻酸二铵,硬菜配海鲜,作物更喜欢。”

    企业将加速转型

    《中国农资》记者:现在很多大型国企都在试图通过推出新品来扩展市场,这款产品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又将对开磷和农资市场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袁亮:开磷与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签订了《技术服务合作协议》,联合成立化肥增值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通过共同参与起草制定《含海藻酸磷铵》《含腐植酸磷铵》化工行业标准,进一步推进开磷集团化肥产品结构调整,推动化肥施用减量增效,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磷将充分发挥上述“六大优势”,力争在未来3年内将海藻酸磷酸二铵销售量发展到100万吨/年,实现传统产品转型升级。新产品推广3000万亩,实现作物增产10亿公斤。

    在化肥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加剧的今天,企业的出路只有一条,就是转型升级,朝哪个方向转型?升级什么样的产品?一是改变化肥供应短缺时代以工业为主导的产品开发模式,向“以农业需求为导向,工艺农艺相结合”转型;二是产品必须走“低成本、高效果”战略,发展增值肥料新产品。海藻酸磷酸二铵产品的上市也标志着开磷这样的大型资源型企业向技术需求方向转型,充分发挥大型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为农资市场带来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好、农户更容易接受的新型肥料产品,必将带动其他企业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


报社简介 - 广告服务订阅报纸 - 记者查询 - 记者站联系方式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合作经济、中国农资的电子版内容版权归中华合作时报社所有 转载请联系本网站管理员并注明出处
特别声明:本站若有侵害其他单位与个人权益的文章或内容,请尽快告知本站管理员,将立即删除
电话:010-63703494 传真:010-63702680 电子邮件:web@zh-hz.cn
京ICP备05031563号